正文 第29章 專注讓你擁有更多(1)(2 / 3)

人活著就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克製無止的欲望,最大限度地防止被奴役。隻要發自內心地想做某件事,就有了能力去做,不再需要外在的約束。相信並尊重內心想要改變命運的力量,唯有愛才是一種堅不可摧的力量。

8.簡單生活

清晨的寧靜將為忙碌的一天帶來莫大的祝福,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嶄新的開始,用一顆歡喜的心讚美、歌頌美好的人生,簡單地生活,做好分內之事。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愁、少些七情六欲,順應自然,守住內心即守住了一切。不損害自己,也不做損人利己的事,發自內心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9.全神貫注

思想集中時,你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好。但是,勉強地集中精力、專注自身時,效果會適得其反,變得更加緊張。

在注意力渙散時,先閉上雙眼,深吸氣,讓注意力集中自身,然後呼氣,凝視遠方,讓身體完全放鬆,把肉體交還給宇宙。當肉體凝聚了宇宙力量,無論做什麼事都能獲得最大的力量。

無論做什麼,全神貫注就會得到快樂。如果隻在某一件事上能全神貫注,離開這件事就會心不在焉、精神恍惚,表明對所做的事已經成癮了,需要戒掉。健康的心理狀態下做什麼事都能全神貫注。

10.消除渙散

減少人造化合物帶來的損害、生活中的瑣事所導致的不必要的能量浪費,重新認識大自然,才能攝取到純粹的能量,滋養內在的精神,重獲凝聚力,消除渙散。

純粹的愛、純天然新鮮的食物、清新的空氣、寧靜的思想、優雅的言行、自由的心靈、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睡眠習慣,都是消除渙散的良方。

11.拒絕渙散

如果精神緊張,很難集中,就洗個熱水澡,吃點兒水果,喝杯牛奶或酸奶,美美地睡上一覺。醒來後適當地活動一下身體,聽聽音樂。這對於放鬆心情、整理能量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睡得過多會變得懶惰,精神會更加渙散。

喝水可以給身體補水,洗澡同樣可以讓皮膚吸收到水分。但是洗澡一定要根據身體狀況、氣候條件確定洗浴的時間,否則也會造成能量的消耗。洗浴時水溫過高、時間過長會消耗身體大量的水分和能量,要及時地喝水,為身體補水。

除了洗澡,整理一下頭發,清理一下個人衛生,打掃一下生活空間,這些有意義的事可以很快地彙聚到新鮮的能量,讓內心平靜下來,讓精力更加集中。

12.靜坐、觀心

精神渙散在於心。定心,令心不動;安心,令心不危;靜心,令心不亂;正心,令心不邪;清心,令心不濁;淨心,令心不穢。心平,無高下之分;心通,無窒礙之分。不分心於任何事物,渙散的意識就能專注在生命的品質上。

常常靜坐,排除一切念頭,最後連排除雜念的念頭也不複存在,即可以安於內心,從此精神不再渙散。

覺知

導讀:覺知是既處在生活中,又能跳出生活外,能在生活外冷靜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覺知的核心是要保持意識的清醒。

一位少年向古魯(印度的精神導師)請教幸福的秘密,古魯並未立刻回答,而是遞給他一碗水,讓他四處走走,並囑咐他不要把水灑在地上,過幾個小時再回來見他。少年小心地端著水繞著古魯的住處轉了好長時間,一滴水也沒灑在地上,開心地回到古魯麵前。

古魯問:“你看見周圍的園林都有些什麼花、什麼樹?”少年坦白說:“我隻顧把水端平,什麼也沒看。”古魯說:“那你就再去看一看,如果你不關心周圍的一切,我又怎麼能跟你談論幸福?”

少年領會了古魯的意思,端著水重新開始四處漫步,這次少年被周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正當他沉醉其中之時,古魯走到他麵前,少年這才發現端在手裏的水早已灑的所剩無幾了。

古魯說:“幸福的秘密就在於向外追逐的同時不讓內心落空,既要享受生活又不能忘記把內心這碗水端平。”

端平內心這碗水,需要的就是覺知。如果你沒有覺知力,就會像一個酒鬼,永遠不會認為自己喝醉了。沒人能教會你怎麼把內心這碗水端平,它不是擺個瑜伽姿勢就能了解的。有覺知才能端平內心這碗水。覺知就是處於生活中又能跳出生活外,在生活外冷靜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1.覺知可以趨吉避凶

事物都在不斷變化,沒有一種關係是靜止的,健康、財富、事業、家庭、朋友,都不是絕對安全可靠的,都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