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專注讓你擁有更多(1)(3 / 3)

生命都在運動,在運動中,尤其是高速運動中,很難看清運動的軌跡。要把握運動,就要持平內心這碗水,有覺知才能觀察到運動中的事物狀態,發現真實。

人生危機無處不在,容不得半點疏忽。危機像猛獸,在暗處悄然無聲,常在不知不覺中向人發起攻擊。覺知可以預料不祥之兆,避開風險,逆轉危機。

2.覺知生命意識

人總抱怨世界上有許多的不公平,但無論貧富貴賤,大自然又給了每個人一個公平的結局,雖然這個結局似乎聽起來有些殘酷,是所有人不想要的,但是無論如何,難免一死都是最終的結局。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你看不見或感受不到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力量。人的意識是永恒的,這並非唯心。意識是物質能量,是光、熱、量子、原子等,就像電話信號雖看不見卻真實存在。所有生命由不同能量轉化而來,又將轉化為不同能量。所以生命是永遠存在的。

身體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但我還是我。能量有痛苦的能量場,也有快樂的能量場。雖然生前不知身後事,但若生前意識不清醒,生活痛苦混亂,又怎能妄想在死後得到解脫。所以,此生痛苦,這個痛苦的能量就將持續下去。

大自然給予每個生命相同的開端,由相同的物質結構組成了生命;但每個生命都有著不同的意識,生命中原子和分子發生了不同的振動,所以有了不同的生命形式。

人在意識平靜時就能控製能量,把能量波動調到與自然相一致的狀態,周而複始地運轉,生命的形態就會不斷向好的方向轉變。這種有序的生命就是喜悅平靜的心境。

3.覺知快樂

上天公平地給了萬物相同的生命、不同的分工,具體每個生命要做什麼,成為什麼,還取決於個體生命本身。每個人可以向大自然或別人索要錢財名利,但無人能給予別人快樂,決定別人要做什麼。

如果一個人不快樂,那麼擁有再多也不會快樂。一個不成功的人會因沒達到目標而痛苦。不快樂的人即使他成功了,也會因沒目標而更加的不快樂。所以快不快樂不在於擁有多少、是否成功。

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多大苦難也奪不去他的快樂。人生難得就在於人能理解,生命中的苦難不過是化繭為蝶的過程,隻要不放棄,生命就會借由苦難蛻變得近乎完美。

4.覺知是意識清醒

中醫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誌”之說。意識消沉,活著也意味著精神已經死亡,所以會感覺神魂顛倒。五髒六腑失去了中醫講的“神、魄、魂、意、誌”的控製就會混亂失調,人就會患上抑鬱症,感覺到的隻有虛幻或病痛和黑暗,而且檢測不出身體有什麼疾病。因為隱藏在五髒的神誌是無法用科技檢測的。

有覺知的人,即使肉體衰老到極限,意識也是清醒的,即使心跳停止的最後一刻也是快樂的。這種死亡是一種解脫,能清醒地感覺身體從腳底慢慢變得很輕很輕,一直到頭都極度放鬆。最後雖然放鬆得像其他臨死前的人一樣,會大小便失禁,可是會感覺到意識輕輕鬆鬆地從肉體裏得到解脫,自由地轉移出來,回到宇宙意識之中。沒有任何痛苦,清醒的意識引領精神能量轉向更完美的生命。

5.有覺知才能保存生命

即使生命是永恒的,但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保存人的生命,不能為所欲為,保持健康快樂,是人的第一要義。

事物都有對立的兩麵,隻有身體與精神保持高度一致,才會健康快樂。越快樂越幸福,有時轉變觀念就能改變現狀。

人生最大的危機就是認為沒有危機。因此一步也不容馬虎,每時每刻的抉擇都足以影響一生,隻有內心喜悅、充滿覺知,才能像飛躍山崖的牡鹿一樣從不失足。

6.培養覺知的方法之一

動物的知覺、視覺、嗅覺、觸覺,遠遠超出人的想象。相較動物,人類越來越依賴工具,隨著智商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減弱,知覺漸漸在退化,什麼都需要儀器檢測。但人不可能處處帶著機器,更何況機器總願與人開玩笑。

在這個汙染嚴重的時代,覺知力必不可少。印度心靈導師迪帕克·喬普拉認為:“如果因分心、抑鬱、焦慮,而收起你的覺知,智能創造性和力量之流也就被切斷了。大部分老年人身上常見的所謂‘自然的’衰老和疾病,都是覺知力下降、影響並破壞了身體裏的每個細胞而導致的。”

培養覺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將自己的意念根植於身體。隻要分心,就將意念拉回到知覺、視覺、嗅覺、觸覺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