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就是無念無思的極高境界。幽幽冥冥,昏昏默默,毫無煩惱。就其外觀,似乎失其知覺,殊不知內心知覺更為靈通。看似在浪費光陰的靜坐,對於修養丹田,實在有著無法形容的好處。它還能讓人體會到有如皓月當空、一塵不染、清澈透明的心境,這種境界是一顆躁動的心所無法體會的。
5.靜坐前後要活動身體
靜坐前一定要活動一下筋骨,做一下準備活動。看一下麵色有了光澤,手掌紅潤,說明血液循環良好。這樣會坐得更舒服、更容易入靜。
靜坐要在臀部墊上座墊,讓脊椎保持最舒服、最自然的狀態。否則脊椎就會變形,長此以往,即使微小的變化也會給脊椎帶來很大的傷害。
靜坐後要適度地運動一下身體。生活中也應這樣,做什麼事都要事先做好準備,事後放鬆一下。動前先靜一下,靜前動一下。
動靜結合就能調整陰陽的平衡。所以,睡前要放鬆,起床要運動。搓手、腳、頭、臉、耳朵、腰、肚子、手臂、大腿還有生殖器,這樣簡單的暖身運動,最適合在靜坐前後、起床和睡前練習,能夠提高睡眠和靜坐的質量。
現在,人們把冬蟲夏草視為名貴的中藥,是因為它能調節陰陽。其實,冬蟲夏草並非什麼靈丹妙藥,藥用價值與靜坐的功效不相上下。冬蟲夏草的功效不是吃一次就能體會得到的,需要長期堅持食用,靜坐也是如此。兩者的功效大同小異,而付出的代價卻天差地別,該做怎樣的選擇,我想每個人都會算這筆賬。
6.靜坐是一種功夫
千萬不要說你太忙沒有時間靜坐。靜坐可以與睡眠的時間聯係在一起,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都可以靜坐。睡不著時,靜坐一會兒,還能調整失眠。工作、學習前後,出門回家前後,都可以靜坐。總之,可以抽出太多的時間靜坐調息。
如果一個人連靜坐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到,終將一事無成。靜坐不下來,也正是心神不寧、身心出現問題的表征。靜坐能體會到心與身、與宇宙意識的連接。隻有靜坐時,身心才會平靜下來,與真實聯係在一起。靜坐時蘊藏著的是生命力,是所有成功必須具備的創造力。
生活中的興趣、鍛煉都是為了在靜坐時能安靜下來。所以,達摩祖師在靜坐之餘創出了少林武功。但是,現代人的靜坐卻是為了練成什麼功夫,妄想混到點兒名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是雜念作祟。
7.捆不住的猴子
內觀就是排除雜念。雜念最不易束縛,它的自然習性就是遊離不定。意識稍有鬆懈,注意力就會被雜念分散。重獲注意力就要把自己從瑣碎的事情中分離出來,把雜念收回為一念,做一個觀察者。
雜念像繩索捆住人的內心,思想的繩索無人能解開,隻有停止一切活動,靜下心來,才能打開思想的鎖鏈。在靜坐中從頭至腳去觀察身體的所有部位,看看哪裏還處在緊張狀態,一個一個去鬆綁,直到身體緊張的疙瘩全部被解開。
雜念又像一隻活躍的猴子,一個思緒接著一個思緒,在悲傷、痛苦、羞恥、失落、恐懼的念頭中上躥下跳。放鬆全身,觀察一呼一吸,呼吸平穩順暢時,這隻猴子也就安靜下來,情緒也跟著平和下來。平和反過來念就是和平,每個人都能夠平和下來,世界就和平了。
8.好聲音
內觀需要自我暗示,通過聲音的力量,不斷用語言暗示自我,直到這種暗示像蝴蝶效應一樣改變了你的整個生活,把你的思想帶到積極向上的人生軌道。
早上起床時就對自己說:“我得現在醒了,聽到一切的聲音都是美好的,這又將是愉快的一天。”洗臉時在心裏對自己說:“我此時正在洗臉。”
在進食、談話、學習、工作的每時每刻都告訴自己當下正在做什麼,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發生的事情上,直到上床睡覺時告訴自己:“我正在睡覺,一會兒就進入美妙的夢境,明天醒來又將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