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煩惱
導讀:煩惱是負麵情緒的累積,它來自妄念。過有序的生活,培養自知力,調養身體,祛除壞習慣,這些都有助於破除煩惱。
煩惱不過是一種虛幻的能量,把身體理順了,煩惱自然而然就減少了,少到你可以掌控它們,也就沒有了浮躁的欲望、苛求、分別。
1.煩惱是負麵情緒的累積
成人之所以臉上布滿皺紋、身上留有傷疤,是因為對痛苦遭遇的抱怨,讓受損的細胞無法再恢複。傷疤在天真無邪孩子的身上很少會留下痕跡,就像他們對創傷的記憶一樣,很快就消失了。
孩子傷心就哭,哭完了就全忘了傷心的事。成年人傷心不哭,卻永遠忘不了傷痛,彼此即使早已忘記了對方的模樣,卻也忘不了陳年舊事,若幹年後依稀記得彼此帶來的傷害。
生活的煩惱、難治愈的病都是由內而外引發的,是積累了很久的負麵情緒導致的結果。在忘我的工作、忘我的享樂中,人們常常忽略自己的內心與情緒,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管理好自己的能量。
2.煩惱來自妄念
人有萬千種的妄念,就有萬千種的煩惱。如果妄想把自私自大帶來的種種煩惱,在競爭和攀比中加以釋放,在別人的痛苦中找到安慰,其結果就是,若無處發泄,就會自虐、自殘、墮落,甚至產生自殺的想法。
瘋狂的念頭擾亂人的內心,撕裂身體的每個細胞,痛苦從心靈漸漸轉向肉體。當重病纏身時,高科技雖然可以延長人的壽命,同時也延長了痛苦。
雖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是,沒有質量地活著比起自然的死亡不知要痛苦多少倍。如今的高科技可以使腦死亡的植物人依然保持心髒跳動,這不過是活著的人自欺欺人。
3.說《西遊》談妄念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遇到的妖魔鬼怪,有一些源自他們自身的妄念,比如白骨精。白骨精是唐僧師徒四人剛剛踏上征程時,在他們骨子裏根深蒂固不願意改變的妄念幻化成的虛相。這些妄念有八戒的色欲、悟空的武斷、沙僧的呆板、唐僧的愚善,等等。所以,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打不死它。最後師徒被自己所有的妄念(白骨精)拆散,分道揚鑣,身心經受百般痛苦(白骨精抓到唐僧)後,才幡然醒悟,最終師徒同歸一心(專心的狀態),凝聚所有力量,才祛除了妄念(白骨精)。西天取經講的就是師徒四人改變智性,不斷放下妄念的心路曆程。
《西遊記》裏的紅孩兒因妄想吃唐僧肉被觀音引到蓮花寶座,他越是想逃脫,被控製得越牢固,最後順服觀音菩薩,才得到了解脫,成了善財童子。紅孩兒的寓意是,人的妄念越多越痛苦,而且越想束縛妄念,妄念的力量越強。
觀音菩薩象征著平靜柔和、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靜下心來,觀音、觀自在,從千絲萬縷的妄念中抽出一縷正念來觀察自己的存在,慢慢地,正念的力量就會逐漸增強,直至打敗妄念。
4.祛除妄念
連續地觀看自己的想法、反應、思維模式,來認識妄念真實的樣子,把心中的蓮花台讓給它,看著它在蓮花台上玩耍,更好地了解它,認準它的動機和目標,為自己的思維把脈。不加批判、評論,靜靜地看著你的妄念,它最終會疲勞。傾聽呼吸的聲音、心跳的聲音、身體的聲音,隨著周圍真實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妄念就會隨之漸漸消失。
5.過有序的生活
行為意識超前、拖延都將打破生命的秩序,災難往往源於人或瘋狂或懶惰的意識。小鳥不種不收,仍然終日歌唱,而勤勞智慧的人類本應該更加無憂無慮。煩惱來自躁動的內心,不知足、不自知,妄念不斷上升,才會受欲望和誘惑的苦受。
命運的好壞全靠自知,不幸無人能抗拒,如同幸運一樣,遲早會落在每個人身上。運氣好時就平靜地享受生活,運氣不好也沒必要煩惱,因為好運遲早會來。人沒必要因運氣的好壞而歎息、執著,隻有平靜的生活才會讓人時刻都感受到幸福。
意識清醒、健康優雅地過一生,就要過人一樣的生活。該吃時吃,該睡時睡。如果認為睡覺是浪費生命,代價就是省下了多少睡眠時間,壽命也將縮短多少時間。
6.獲取自知力
人不貪就沒有煩惱,心安理得過一生,是維持內心的安寧、獲取自知力的唯一途徑。根據日常生活習慣、環境、言行就可以推斷出福禍降臨的時日。
如今身體健壯、英年早逝者越來越多,說明有太多的病用最高端的醫療設備也未必能檢測出來。而且,麻木的人又很少檢查身體。
煩惱就是病根,也是沉迷墮落的根,除了自知,無人能知,醫療設備更是無法檢測。煩惱是情緒,也是氣,百病由氣生,每種煩惱都有相對的心理問題,都會得不同的病。人有萬千種煩惱,所以也有了萬千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