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永遠像初戀似的新鮮,用內心去對話,這樣深入內心的愛情要比刻骨銘心的愛更浪漫更溫馨,永遠不會讓人感到厭倦或者惆悵。夫妻共同擁有一顆心,且日日更新,猶如一顆初心,這顆初心就會永遠流淌著新鮮的血液。
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初心。所以,每周要休息一天,用來放鬆、沉思。每天做每件事前後都能反思,就可以做到口安穩;生活有規律,就會做到身安穩。意識總是保持口安穩、身安穩,心自然安穩。維護好內心就能捕獲到創造幸福的靈感。
5.安穩身心
保持平和的心態是冥想的關鍵。仔細觀察一下你身邊那些見過大世麵的人,或者真正成熟的人,無論取得了多大的榮譽,或是受了多大的打擊,他們都會平靜地看待。
成熟與涵養取決於人對情緒的控製力,情緒很難控製,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改變得了的。隻有你時刻觀察情緒,才有可能慢慢地認識到它對你命運的重要,在不斷觀察、思想的過程中,情緒才有望真正地得到改善。
如果難以控製自己情緒的波動,那麼在上網、吸煙、購物、放縱之前,先反思一下或忍耐片刻,靜坐一會兒後再行動,即使沒能阻止不良的嗜好,也不至於徹底喪失了良知。
思想與惡習在沒有成為無意識的習慣之前,隨著良知加深,不斷地觸動內心深處的覺知,意識逐漸清醒,一切壞習慣都有改正的可能。
6.觀察雜念
人在靜坐時經常會有許多雜念竄來竄去。讓這些雜念在頭腦中任意遊蕩,其實無關緊要,這些雜念隻是每個人很平常的一種心理活動。
觀察這些想法,如果是恨,就想象更可恨的人,處境不佳就想象最艱苦時是怎樣走過來的,凡事往深處思考,分別心就慢慢撫平了,讓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再胡思亂想的。
梳理情緒,再把意識轉移到自己的身體狀態上,如果還有些雜念,隻要像旁觀者一樣觀察它,心裏默默提示自己:“我又在胡思亂想。”慢慢把意識溫和地引向現狀。
7.靜心
冥想要從靜心開始。開始時,站、坐、臥、行都可以,最常用的是選擇一個舒適的環境、姿勢,靜坐下來,感受呼吸。全身放鬆,頭上頂,脊椎伸直,下齶微收,收腹,收陰,提肛,舌頂上齶,肩背放鬆,兩手選擇一個合適的手印擺好,靜下心來,傾聽身邊的聲音、身體的聲音、呼吸聲、心跳聲。
靜心前要意識到,無論在這個過程中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要影響情緒。如果感覺聽到的遠處聲音非常清晰,說明已經漸入平靜的狀態。凝視某物,如一幅美麗的畫、曼陀羅、一個蠟燭遠處的景色。然後,閉上雙眼,繼續凝視停在頭腦中的影像,專注地凝視,反複練習,時間逐漸加長。但是,不要使眼疲勞,眼前看到的是什麼並不重要,隻是要起到集中視線的作用。
8.心靈光合作用
冥想時,意識完全集中在呼吸上,想象吸入的天地之氣、日月精華,如一股潔淨清明的甘泉,從喉嚨順著任脈(身體前中線)直達臍下四指的丹田穴,腹部略有鼓起。然後,呼氣,收腹,意念停留在腹部,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心想“煉精化氣”,就是食物消化為能量的過程。感覺腹部有些發熱,有氣生成,收陰,提肛,收肛,氣不外泄,任督二脈就連在一起了。
把丹田氣送至尾椎,就是意識轉移到尾椎,丹田氣順著背部脊椎督脈(背部脊椎)升至頭頂,凝聚成精神力,也就是“煉氣化神”。最後心裏默想“煉神還虛”,就是放鬆精神。精神放鬆,如入虛空之境。兩眉外展,兩眼放鬆,看似目光呆滯,內心卻無比地警醒舒暢。自然呼吸就是不用特意調整呼吸,處於“無息可調”“心息相依”、內心和呼吸合二為一的自然狀態。
麵部肌肉、兩唇、下齶全都很放鬆,同時舌尖輕搭上齶,頭部的任脈就與督脈相通了。這股純淨之氣由頭頂、麵部而下,順著任脈自然流向丹田,收腹,收陰,提肛,想象丹田氣散布於全身,感覺全身充滿了喜悅與平靜。再重複以上的動作,反複“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漸漸與浩瀚虛空的宇宙、強大的能量相結合。最後,深呼吸,收腹,收陰,提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