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1 / 1)

第二十九章

《序卦傳》曰:“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這是從六十四卦的前後次序排列來解釋卦義,說《恒》者久也,但“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恒卦後就是遁卦,又“物不可以終遁”,故遁卦後就是大壯卦。

“功成身退,天之道。”見《老子》第九章,老子還說:“物壯必老,老者必倒”。老、莊、孔、孟思想都是從《易經》裏來的,說的都是自然之道,是自然的法則。

遁卦含義不僅指因“老”而退,還包涵審“時”而退的義理。遁的卦形為天下有山,大《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意謂:高天之下立著大山(猶如天遠遠地避山),象征“退避”;君子因此遠避小人,不顯露憎惡情態而能嚴然矜莊,不與混同。所以《彖》曰:“遁而亨也,與時行也,遁之時義大矣哉!”意即“退避而亨通,順時勢而施行,‘退避”順應時勢的意義多麼宏大啊!”

從陰陽消長的十二消息卦來看,姤、遁、否、觀、剝、坤,遁卦為陰長陽消之卦,這是卦體所處的總時勢。

仔細研究遁卦六爻,下三爻因各種環境條件所限,或不及遁,或不願遁,或不能遁,都告誡當此之時,應以貞定自守、不圖“大事”為宜;上三爻陽剛在外,均能識時遁退,以不戀私好、毅然遠去為美。顯然全卦行“遁”之事,重在上卦。

再深入研讀上卦三爻: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意謂:心懷戀情,而身已退避,君子可獲吉祥,小人不能辦到。九五:“嘉遁,貞吉。”意謂:嘉美及時地退避,守持正固可獲吉祥。上九:“肥遁,無不利。”意謂:高飛遠退,無所不利。上卦三爻辭,“好遁”、“嘉遁”、“肥遁”,都說“遁而亨也”。

何以遁反而亨又吉利呢?因為陰盛之時,勢須退避。從消極的一麵來說,退可避難避禍;從積極的一麵來說,君子退藏以申其道,道不屈則為亨。君子審時度勢,防微慮遠,退而不事王侯,甚至祿之以天下亦不顧,進德修業、養浩然之正氣,亨莫亨於是也。

當然,遁卦所言退避,並非宣揚無原則的消極“逃世”;而是說明事物的發展受阻礙時,或須暫行退避,以俟來日振興複盛。從易經整體來說,還是強調“時中”:“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彖》)全部易理而道六字真言,就是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要知“進退、得失、存亡”。

“一部《易經》觀天下”,審視目前中國現實:正處“私”長“公”消時期,片麵發展市場經濟,一切向“錢”看,錢權交易,清官難當、好人難做,經濟大興盛,信仰出危機。因錢權交易之風盛,而製衡之力弱,法製又不健全,所以仕途爭勝益盛。幾百人爭錄一公務員,近半博士生,不管學文科還是搞理工都當官。“學而優則仕”、“官本位”之風何其盛也!盡管有許多貪官“落馬”,臨刑前痛哭流涕、懺悔不已,而爭“仕進”者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他們知“遁而亨”、“危而存”的真理嗎?

“功成身退”的“功”,可有大、中、小之分。評上了職稱,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可說是功成;培養子女上了大學,也可說有功;當了科、處級的幹部,也已有了一定的功名。如果時代風氣不好時,如能遵循遁卦下三爻所說,貞定自守則可,不宜再在仕途上爭進;或幹脆退避,不在仕途上“與時俱進”,而求道德、學業上的上進。至於已經大富大貴功成名就了,又處陰長陽消之時,更應毅然決然地退隱,溫習溫習曆史人物的許多慘痛教訓。這都需要勇氣和智慧,如歐陽修說,“遁者,見之先也”,要有遠見卓識,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張衡《思玄賦》曰:“利飛遁以保名”,《歸田賦》曰:“苟縱心於物外,安知榮辱之所如”,意謂如果將心縱行於物外,那麼誰還會關心榮辱所帶來的結果呢?均流露了作者不滿現實、欲退隱伸誌的思想情緒,可視為以詩賦語言道出了遁卦的一方麵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