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貝爾就收拾行李回家去了。一個星期以後,他又回去幹以前的工作。四個月以後,他娶了那個他一直都怕失去的女孩。他們組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生了5個子女,無論是在物質方麵或是精神方麵都很滿足。
由此可見,精神狀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積極的心態能讓我們鼓起生活的勇氣,相反,消極的心態隻會使我們更加墮落。
拿破侖’希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的差別就在於成功人士有著積極的心態;而失敗人士則習慣於用消極的心態去麵對人生。
人生是好是壞,不是由命運來決定,而是由心態來決定,我們可以用積極心態來看待事情,也可以用消極心態來看待事情。事實上,我們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青少年要有一顆積極的心態,坦然麵對生活中的一切。解放你我的積極心理學 我們內心的是否平靜,我們的生活是否快樂,並不取決於我們在哪裏,我們有什麼,我們是什麼人,而是在於我們的心境如何。
密爾頓曾說過這樣的話,“思想的運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
依匹克特修斯警告我們說:“我們應該極力消除思想中的錯誤想法,這比割除身體上的腫瘤和膿瘡要重要得多。”
蒙坦把以下的話作為他生活的座右銘:“一個人因發生的事情所受到的傷害,不及因他對發生事情所擁有的意見來得深。”
威廉.詹姆斯說:‘‘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可是實際上,行動和感覺是同時發生的。如果我們使自己在意誌力控製下的行動規律化,也能夠間接地使不在意誌力控製下的感覺規律化。”
可見,積極的心態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重要。
英格萊特在10年前得了猩紅熱,當他康複以後,他發現又得了腎髒病。他去找過好多位醫生,但誰也沒有辦法能夠治好他。
然後,他又得了另一種並發症,他的血壓高了起來。他去看一個醫生,醫生說他的血壓已經到了214的最高點。醫生宣布他已經沒有希望了,最好馬上料理後事。
英格萊特回到家裏,在弄清楚他所有的保險都已付過之後,開始向上帝懺悔他以前所犯過的各種錯誤,坐下來很難過地默默沉思。他害得所有的人都很不快樂;他的妻子和家人都非常難過,他自己更是深深地埋在頹喪的情緒裏。然而,在經過一星期的自憐之後,他對自己說:“你這樣子簡直像個大傻瓜。你在一年之內恐怕還不會死,那麼趁你還活著的時候,何不快快樂樂呢?”於是,他挺起胸膛,臉上露出微笑,試著讓自己表現出好像一切都很正常的樣子。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還很費力,但是他覺得強迫自己開心。不但有利於他的家人,也對他自己大有幫助。
接著他發現自己開始覺得好多了。這種改進持續不斷,他不僅很快樂.很健康,活得好好的,而且他的血壓也降下來了。有一件事他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一直想到會死、會垮掉的話,那位醫生的預言就會實現了。可是他給自己的身體一個自行恢複的機會,別的什麼都沒有用,除了改變他的心情。
《人的思想》這本書裏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會發現,當他改變對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時,事物和其他人對他來說就會發生改變——要是一個人把他的思想朝向光明,他就會很吃驚地發現,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人不能吸引他們所要的,卻可能吸引他們所有的……能變化氣質的神性就存在於我們自己心裏,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們自己思想的直接結果……
有了奮發向上的思想之後,一個人才能興起、征服,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奮起他的思想,他就永遠隻能衰弱而愁苦。”
青少年朋友應該記住威廉·詹姆斯的話:“……通常,隻要把受苦者內心的感覺,由恐懼改成奮鬥,就能把大部分我們所謂的邪惡,改變為對你有幫助的好處。”願我們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心態,為我們的快樂而奮鬥。用積極的暗示來改變自己 我們隻有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才能感到快樂。暗示,它是一種啟示、提醒和指令,會告訴我們注意什麼、追求什麼、致力於什麼和怎樣行動。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一個看不見的法寶。
例如,星期六,你本來約好和同學們出去玩的,可是早晨起來往窗外一看,下雨了。這時候,你怎麼想?也許你會想:糟糕,下雨天,哪兒也去不成了,悶在家裏真沒勁……;如果你想:下雨了,也好,今天在家裏好好讀讀書,看看報紙……這兩種不同的心理暗示,就會給你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
自我暗示就是自動暗示,它是人的心理活動中的意識思想的發生部分與潛意識的行動部分之間的溝通媒介。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我們鼓起生活的勇氣,增強我們的自信心,讓我們為之奮鬥;消極的心理暗示往往給我們帶來消極的情緒,使我們的信心喪失,讓我們每天處於鬱悶的心情中。心態決定命運,積極的心理暗示決定我們行動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