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好習慣將會使你受益——習慣心理學(2)(3 / 3)

瘦削的歐陽老師隻穿一件白襯褂,襯褂緊裹著的他更顯單薄。

後來,我們規規矩矩地在操場站了5分多鍾。

在教室時,同學們都以為自己敵不過那場風雪,事實上,叫他們站半個小時,他們頂得住,叫他們隻穿一件襯衫,他們也頂得住。

上麵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活中的許多困難,其實並不像我們自己想象的那麼嚴重。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難。有的人在麵臨困難時,他們無所畏懼,百折不撓,將困難視為生活的一種考驗,並使之轉化為一種積極有利的因素;而有些人遇到困難,則會畏懼退縮,為之折服,並且抱怨,他們把困難當作是一種無法逾越的障礙,甚至是人生的一種不幸。

卡耐基認為,那些不成熟的人,總是把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當作障礙。渴望別人對自己特別加以考慮。相反,那些成熟的人,能認清自己不同於他人的特征。或者改進自己的不足,以求進步。

哈利的兒子,長的高大英俊,就是自小患有口吃的毛病。這男孩在學校裏的成績一向很好,也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從小學開始,父母就為他找過許多心理學專家和口吃治療專家來幫忙,卻沒有什麼成效。

一天,男孩回家告訴父母,說是他將代表全體畢業學生在畢業典禮上致辭,男孩並興致勃勃地立刻開始準備講稿。男孩的父母也提供不少意見幫助他準備講稿,但一直都沒有提到該如何在演講時避免口吃這個老毛病。

畢業典禮終於來臨。當天晚上,男孩起立開始發表演講。他站的挺直、端正,會場觀眾都鴉雀無聲地注視他,因為許多人都知道男孩患有口吃的毛病。男孩一開始講的很慢,但很有信心,接著便很順利地把15分鍾的講演說完,沒有絲毫遲疑的地方。等他講完之後,全場報以熱烈掌聲,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男孩是如何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和困難,理當得到應有的讚賞。

一個不成熟的人隨時可以把自已與與眾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礙,然後期望自已能受到特別的待遇。成熟的人則不然,他會認清自已的與眾不同,然後接受它們,加以改進。

很多人都認為貧窮是一個災難。但是成熟的人們卻把貧窮當作一筆財富。美國總統赫伯特·c·胡弗是愛荷華一名鐵匠的兒子,後來又成了孤兒;IBM的董事長托馬斯·沃森,年輕時曾擔任過簿記員,每星期隻賺兩美元。這些著名的成功人士,都沒有認為貧窮是他們的障礙。他們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麵,因此根本沒有時間去自憐。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隻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

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競忘記了要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她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