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好習慣將會使你受益——習慣心理學(3)(2 / 3)

美國一個名人這樣認為,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曆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想獲得成熟的智慧,就必須認識並理解這個事實,這是一座引導我們和我們的同胞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不管怎麼樣,每天都要創造一段孤獨的時光拋棄一切電話和幹擾事物,這是我們探索自己的生活,信念的行動所必須做到的。有誰願意被習慣和惰性的枷鎖套住,而整天沉悶無望地苟且活命呢?但是我們已經被活活地埋在習慣和無聊的事物裏麵,隻有通過異常的努力,才能把我們解救出來。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小的時候家裏很窮。有一天,他放學回家的時候經過一個工地,看到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正在那兒指揮蓋一幢摩天大樓。

卡耐基走上前問:“我長大後怎樣才能成為像您這樣的人呢?”

“第一要勤奮……”

“這我早就知道了,那第二呢?”

“買件紅衣服穿。”

卡耐基滿腹狐疑:“這與成功有關嗎?”

那個老板模樣的人指著前麵的工人說:“有啊!你看他們都穿著清一色的藍色衣服,所以我一個都不認識。”說完,他又指著旁邊一個工人說:“你看那個穿紅衣服的,就因為他穿得和旁人不同,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就認識了他,發現了他的才能,過幾天我會給他安排一個職位。”

穿紅衣服的工人獲得了老板的認可,這其實是他自己向老板的一次成功營銷。所以這對我們的營銷工作也很有啟發意義。

其實,不論我們每個人是正常人還是身有殘疾,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擁有的一切。

艾莫.赫姆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亨特維,當時他的醫師如此說道:“這戛兒活下來的機會不大。”但是赫姆還是活下來了。雖然90年來,他因右半身嚴重受傷而時常痛楚不已,但他還是沒有向死神屈服。由於他不能從事勞力工作,便轉而努力閱讀。1891年,也就是他28歲的時候,他成了衛理工會的傳道士。他曾曆經兩次致命的事故,都沒有因此而失去信念,反而引起有名的巧克力製造商約翰·惠勒的注意,給他經濟上加以援助。幾個月之後,這位倒在死神門口的傳道士,順利地出了院。

艾莫.赫姆開始興建教堂、募集傳道基金,並幫助當地的學校和醫院。這名‘‘單肺傳教士”募集了將近300多萬美元,已從事他認為有意義的慈善活動。到了69歲的時候,他告老退休,但還是繼續不斷工作。他又舉辦了上千次的講道、寫了兩本書、為教會和其他慈善機構募集了50萬美元,並且擔任20餘所專業學校的董事,個人並曾捐助5萬美元以興建在加州大學附近的一所教會。

艾莫·赫姆準確認清了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位置,並利用自己具有的條件,成功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是隻有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隻要我們能夠準確定位,我們能就會取得滿意的成就。

戴絲身材瘦小、年紀已經74歲了,她一度坦然承認不知道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

戴絲當過教員,直到強製退休停止。她的儲蓄不多,因此必須時時保持忙碌,這對經濟和精神上都十分重要。由於她曾擔任過教員,有很多教學經驗,因此便到各個幼兒園去講故事。她的故事都經過特別挑選,並且用幻燈片來加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