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遠離人生成長中的雷區——行為心理學(2)(1 / 3)

青少年朋友們,你們現在還那樣認為酗酒是成熟的行為嗎?賭博——好逸惡勞的體現 根據賭博行為的嚴重程度,有人將賭博分為普通賭博(娛樂性賭博、社交賭博、正常賭博)和病理性賭博(強迫性賭博)。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賭博隻是為了消遣,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有些人賭博成癮,已經發展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們自稱對賭博有一種難以控製的強烈渴望,腦子總不斷浮現賭博的想法、賭博的行為以及賭博的場麵。在生活處於應激狀態時,這種向往和專注加劇。這種現象被稱為病理性賭博,又稱為“賭博癮”、“賭博癖”、“賭博迷”。

賭博為什麼會成癮?不同的心理學派對賭博行為的心理根源與動機有不同的解釋,常見的動機有以下幾類: 贏利:賭博活動無不涉及利益(不隻是錢財)的得失,雖然贏利是賭徒最重要的動機,但真正靠賭博發了財的人寥若晨星。 娛樂:以娛樂為動機的賭博通常隻參與賭注很小、在熟悉的社交圈子中進行;滿足了一般人追求刺激的需要,使參與者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鬆。 逃避現實:有些賭博者在開始賭博時,其主要動機在於逃避家庭、社會和自己過去經曆的壓力,從而達到麻醉自己的目的。

尋求刺激:人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維持心理功能的正常平衡,而需要的刺激大小與個體素質和個性有關;對於尋求刺激和冒險為動機的賭博者來說,概率越小,賭注與贏利的差額越大,就越富有刺激性和冒險陛。

對於賭博的危害,一些人認識不足。有的人認為,“賭博隻是一種娛樂而已,大多數人都可以享受賭博的樂趣而不會導致什麼問題。”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青少年年紀小,辨別是非的能力差,賭博對於青少年有著更大的危害。青少年賭博不但時常引起打架和偷竊事件,而且嚴重的還會釀成凶殺等犯罪案件。所以,犯罪學家常常把青少年賭博看作是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麵就是青少年因為賭博而犯罪的例子。

廣東就發生過兩件為還賭債而釀成的凶殺案件。一件發生在80年代,16 歲的中等技校學生曹某,欠了同學賭債10元,加上欠輸錢20元,對方於某 日向曹某下了最後通諜,必須在某日之前還清30元,否則就要打傷他。黃某 感到非常害怕,自己無錢還,也沒有別的辦法,於是他就鋌而走險,在限期 前一天的下午,來到舅媽家中,想用刀威脅舅媽拿出錢來,他用電工刀刺向 了毫無防備的舅媽,又殺氣騰騰用刀刺向了年僅2歲的表妹,由於他舅媽拚 命呼救,曹某倉惶逃走,10天之後,曹某被警察抓回,成了殺人未遂的凶 殺。還有一件凶殺案發生在90年代,一個初一的學生經常賭博,一共欠了 300元的賭債,對於沒有經濟收入的初中生來說,根本無力償還這筆不小的 賭債。但債主卻接連不斷地逼他還債,有一次債主見他不能還債,就用刀來 威脅他,他拔腿就跑,債主見他逃走更是惱羞成怒,追上去抓住他,並一刀 刺了下去,把這位初中生活活地殺死了。

這些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學生賭博害處很多:賭博成癮者平時充滿對賭博的向往和衝動,放棄正當的文娛活動,對親人漠不關心,因而常易導致家庭不和。賭博易使人產生貪欲,形成好逸惡勞、爾虞我詐、投機僥幸等不良,C、j裏。一般賭博癮者不會出現自殺行為,但由賭博造成的經濟困難和家庭矛盾的激化,常會促使其走向絕路。希望我們能從這些血的教訓中吸取經驗,不要重蹈覆轍。

人可以有遠大的目標,要通過腳踏實地去做去實現。人不要因為一時的貪欲,而使自己終身後悔,自己想要的,隻要努力就會有的。早戀——悔恨是唯一的結果

“英俊少年哪個不是情種,妙齡少女誰個不善懷春”。每當我們晚自習下以後漫步在操場上你會看到夜色下的操場一角有一對男女生正在竊聲私語;倘佯在校園寬敞的大道上時爾你會發現一雙少男少女在快樂牽手勾肩;驀然間闖進教室你也會驚見兩位異性學生相依並坐。這一切景象表明了中學生已經進人了青春期。高中生處於青年前期,生理上處於比較成熟的階段,情感上已經產生了對異性向往愛慕的傾向,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握不好,一旦陷入早戀困境,就會沉緬在卿卿我我之中,荒蕪了學業,身心發展受到影響。 從生理上來講,高中生性機能的成熟,使少男少女告別了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歡樂明朗的少年時代,迎來了充滿活力,騷動神秘的青春期。由於情竇初開,相互間有一種情感上的吸引,有彼此接近的需要,對異性的注意也越來越強烈,這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 但高中生的愛情觀相當不成熟,嚴格地說,高中生之間的戀愛隻能算是互相具有好感,是相當不穩定的。可能剛開始愛得死去活來,慢慢地又發覺對對方沒了感覺,接著又對另一個一見傾心,故難以持久。

況且高中生的學習是相當緊張的,難以抽出多餘的時間來談情說愛,可以說戀愛必然會耽誤自身的學習。有人說:“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難道不可以促進學習嗎?”其實我在讀高中時也曾這麼天真的認為,也認為“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那時的自己頭腦發熱,聽不進班主任的好言相勸、苦口婆心,逆反心理特別強。所以,就有了一次錯誤的嚐試和悔恨的經曆。現在想想真是後悔莫及,所以我要真誠的勸說現在的高中生別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那種認為通過愛情來提高學習或“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的觀點,簡直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