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遠離人生成長中的雷區——行為心理學(2)(2 / 3)

首先戀愛中的人都是不太理性的,一味追求浪漫而忽視現實。有句話說:戀愛中的人IQ為0,EQ為100,那時候人們都是跟著感覺走,基本上沒腦子什麼事了。其次,戀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包括在一起時的卿卿我我,不在一起時的朝思暮想,甚至有時候會費盡心思,幾乎是嘔心瀝血來完成一首情詩。可想而知,學習時間所剩無幾。同時也會讓人心不在焉,時常走神,這些都會影響學習。

小英是一個初三的女生,喜歡班上的一個男同學,小英知道對方對她也有好感,兩個人就交往了一段時間,感情很好。但是小英知道他倆都是畢業班的學生,麵臨著升學壓力,就覺得這樣下去會影響學習,於是提出了分手。分手後她又很痛苦,又害怕父母知道。

上麵的小英已經知道了早戀的後果,隻是一時還難以接受,心情需要一段時間來恢複。

既然已經認識到這道坎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首先,心態要擺正。如果你發覺你已經不知不覺地喜歡上某人了,要具有良好的心態,不必慌亂和自責,要認識到這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沒有才不正常呢。但也不要異想天開,以為可以來一段羅曼史,最終抱得美人歸。其次,這個時候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是要不得的,不必向對方宣泄自己的感情,因為你向對方表白,無非有兩種結果,要麼拒絕,讓你承受巨大的打擊;要麼接受你,開始你儂我儂的曆程。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好的。我比較讚成暗戀這種方式,因為情感這種東西是不能一棍子打死的,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發泄出來,同時暗戀也可以避免失敗後的打擊,也可以避免成功後兩人在一起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況且由於高中生情感的不穩定性,所以,假以時日,也許對方在你眼中並不顯得十分重要,這時你在他(她)心中的地位已經慢慢改變了,等於說,你已經跨過這道坎了。

所以,高中生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早戀”的危害,不能“以身試法”更不能“偷嚐禁果”。聽聽班主任的見解,聽聽父母的意見,總歸是好的。

另外,對男女同學的交往,教師要正確對待,合理引導,這樣一定能使高中學生在學習、情感、生活各方麵得到健康的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

高中生戀愛是我們高中時代的一道坎,我們必須跨過這道坎。叛逆——受傷的是你自己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這看似很簡單,卻總是很不簡單。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認為自己長大了,身上平添了很多叛逆。對待父母的話語他們總是閑嘮叨,覺得跟父母之間存在著代溝,父母說東他偏往西,結果長大後才知道當初的自己是太無知,結果後悔晚矣。

李老師給記者講了一個學生的故事,去年學校來了一個學生,14歲的小女孩逃學、上網、早戀,夜不歸宿。其實,她家很有錢,孩子犯了點錯誤。他爸就連打帶罵,結果孩子形成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你不讓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後來,父母把她送到了工讀學校。女兒不爭氣,父母覺得很丟臉,每個月都是保姆過來看看孩子。這不是挽救而是放棄的做法,再覺得丟臉那也是自己的孩子。我有一次,定好了去家訪。這邊馬上就上車,那邊孩子來電話,說老師你別來我家了,我爸說我不爭氣,沒有臉見老師。這個女孩子在學校待了一年多後,經過李老師和家長的溝通,隨著孩子的慢慢懂事,父女之間逐漸有了交流,狀況大為改觀。這個女孩子畢業後,直接就去了父親的公司上班。以前打都不回家,衣服都拽壞過,現在沒問題了。李老師說,“隻有愛才能讓他們轉變。”

吳副校長告訴記者,歧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我們非常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像工讀學校,很多人都覺得那是壞孩子待的地方,這種誤解長期存在。現在,外地一些工讀學校都改名叫什麼育華學校之類的,目的就是不讓學生有心理負擔。”

“我們的老師都是24小時值班,隨時對這些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進行矯正,也對他們的生活進行照顧。”吳靜宜副校長說,前一段,一個患有癲癇病的孩子半夜發作,大喊大叫,用頭使勁撞牆,值班老師半夜3點把他送到醫院,折騰完都上午9點了,馬上又得回學校上課。

李校長告訴記者,這些“問題少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個是行為失控,一個是心理失調。要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必須監管和關愛並重。有個學生和他媽靠120元國家補助生活,家裏動遷,我們的曹老師拿出3000塊錢。孩子非常感動,不但改掉了很多壞毛病,後來還當上了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