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掩藏好你的意圖(1)(3 / 3)

不隨意表達自己的心聲

津津樂道逞口舌之欲,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有“心計”的人都會謹行慎言畏出,緘默守聲,不隨意表達自己的心聲和對外界事物及其他人的看法。

夏充彝在《幸存錄》中記載:一天,某旅店裏有五個人在一起飲酒,其中一個姓徐的術士說魏忠賢作惡多端,不久肯定會倒台。另外四人有的沉默,有的害怕,有的勸他說話要慎重,不然會招來災禍。那人大聲說:“魏忠賢雖然專橫,他總不能把我剝皮,我怕什麼!”

夜裏,眾人熟睡,忽然門被推開,闖進來幾個人,把那位隨口說大話的人帶走了。不一會兒,又把一同飲酒的另外四個人帶到衙門,先捕的那人一絲不掛躺在那裏,手腳都釘在門板上,堂上高坐著魏忠賢。他對四個人說:“這位說我不能剝他的皮,今天不妨試一試。”就命令手下人取來熔化的瀝青澆在那人身上,過一會兒瀝青冷卻凝固,用錘子敲打,隻見瀝青和人皮一齊脫掉,形成一副完整的人的皮殼。那四個人嚇得半死,魏忠賢對他們每人賞給五兩銀子壓驚,把他們放走了。

喜歡表達自己的見解是人的一種偏好,有水平、沒水平的人,有知識、沒知識的人,見過世麵、沒見過世麵的人,都愛如此。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喜歡議論;看了一部電影,我們喜歡評論;有什麼與我們利益相關的事,我們更是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沒了;如果有人請教我們,我們更當仁不讓地做激情洋溢地演說。有時我們偏執到像故事中那個姓徐的術士一樣不知安危得失隻圖嘴巴說得快活,結果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下麵我們來看看口舌表達(讚賞、反對,說得對或說得不對)有哪些惹火燒身的地方:1.你的見解意在闡明你的某種主張你明確地表達你的主張,在很多時候和情況下不僅無益,還十分危險。這無異於你把自己赤身裸體地暴露在他人的麵前,讓人們從任何地方都可以明白無誤地攻擊你。這對你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而他人又不會有太大的危險。雖說直陳你自己,也能為你吸引意氣相投者,也能表明你的一種天地正義,但就個人來說,太暴露自己的確不是上策,它給自己帶來的益處遠遠小於帶來的禍害。因為人群複雜,把自己置身在不明底細的環境中,自己在明處,人家在暗處,你哪能占到什麼便宜呢?而且從哪裏飛來的禍害或什麼人將與你作對,你都渾然不知。因此,在一個不明根底的場合中,輕易地暴露你的身分、主張和想法,這是十分危險和不明智的。要學會含而不露,模糊主張,這樣才能較少樹敵,爭取更大的外圍基礎和內圍力量。

2.你的見解意在讚賞他人的觀點、身分、主張

讚賞他人,雖說不會讓他人直接反感,但讚賞的方式和內容也智愚有別,使用的場合不盡相同也言而有別。因此,讚賞他人也並不一定就能得到他人的讚許和好感。比如你水平太臭,對人家的讚美誇錯了地方,猶如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馬兒沒有給你一個吻,卻蹦你一個馬蹄子。又如你身分太低,見識太少,你想對一個司令進行讚賞,卻用了對連長的讚賞標準(甚至你根本沒有資格對一個遠遠在你身分之上的大人物誇獎褒譽)。這些,都會使人接受不了你的讚賞,甚至會反感你的讚賞。誰知道自己有沒有讚賞他人的水平和資格呢?看來誇誇別人,也不是隨口就能做到的。而且,讚賞也表明了你的一種態度,會與你的意見相左的人結仇。

3.你的見解意在反對他人的觀點、身分、主張

反對他人,當然不會有人會感謝你了。虛心納諫的齊三和唐太宗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人,哪有虛心待人的氣度呢?如果你有,你也就不會言之鑿鑿的譏刺他人了。也許在給他人提出反麵意見時,你隻是一時熱情,一種見解,並沒有太深的考慮。

淺薄的人容易被人看透

保持威嚴是必要的,留一份神秘給自己,能使自己保持心理的主動。人生在世一台戲,你方唱罷我上場,不管你會不會演,就看你會不會裝。充英雄容易,扮弱者難。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當你還不具備實力時,請把你過盛的才華藏起來!不要顯示自己所有的才智,不要泄露出自己全部的實力。

一匹小斑馬浸泡在水中。它悠閑而自在,完全沒有覺察到四下的危機。在岸邊,有一頭體積比它大數倍的母獅正在窺伺。母獅沒有貿然采取行動,不是因為沒把握,隻是不知道水的深淺,所以靜待良機去獵殺。

不久,小斑馬滿足地站起來了,伸個懶腰。是的,它犯了致命的錯誤,讓岸邊的敵人洞悉:哦,原來那麼淺,隻及你膝。母獅蓄銳出擊,撲上斑馬,齧咬著斑馬的咽喉不放,並撕裂血肉,大快朵頤。母獅進餐,是在水中一個小浮島上進行。它並無意與同伴分食。岸上來了些獅子,遠視它吃得痛快,也饞涎大流。不過晚來了一點,又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