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話題:關鍵時刻要學會避開鋒芒
某公司因為經營狀況的原因不得不辭退部分員工,當然被辭退的員工中也包括那些公司的業務骨幹。
公司還沒有對外宣布這個消息,但消息卻已經不脛而走。一名公司的骨幹人員知道自己也在被辭退的行列,於是怒氣衝衝地去找總經理理論。
他一進辦公室就連珠炮似地質問:“公司的效益不好,員工就要成為替罪羔羊嗎?我們可是一直在盡心盡力地為公司做事,你們真的就忍心讓那麼多人失業嗎?”
總經理從來沒有見過員工如此激動,更沒有想過員工會這樣和自己說話,所以一時竟無言以對。
這時,正在和總經理商量事情的人事部經理突然問這位員工:“慢點說,慢點說,公司還沒有作出任何決定,你是從哪裏得到這些消息的?”
這位員工突然被這突如其來的發問僵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總經理乘機招手讓他坐下,然後耐心地給他講解公司現在的處境。聽了經理的解釋之後,這位員工終於平息了內心的怒火,心平氣和地離開了。為什麼這位員工會突然因為人事經理的一句話就克製住了自己激動的情緒呢?因為當人情緒處於緊張狀態時,如果有人用完全無關的信息或者事情來進行幹擾,無論是誰,注意力都會出現暫時的轉移,那麼緊張的情緒也就會得到緩解。人們將這種現象稱為“轉移暗示”。
所以當你與人對抗或者是談判時,如果因為某個問題而使進展陷入僵局,或者對方滔滔不絕地隻顧闡釋自己的觀點,你不妨先將事情暫時放一放,轉而和顏悅色地對他說:“說得很對!”“就是這樣的。”“差不多。”如此一來,對方的思緒就會被暫時打亂,如果你能夠再略施一點小計,說不定對方會糊塗了,最後忘記自己剛才說過的話。
幹擾戰術:《獨立宣言》簽署背後的秘密
美國的獨立戰爭是美國人民爭取民族權利的鬥爭,而《獨立宣言》的簽署更是讓美國人爭取自由、平等的精神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了下來。也許不明內情的人會認為,《獨立宣言》的簽署一定是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的。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獨立宣言》起草之後,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所以關於是否簽署的問題出現了分歧,一部分人希望立即簽署,而另一部分人則要求在修改之後再協商簽署問題。
希望馬上簽署宣言的一方為了盡快實現夢想,將協商的會場安排在了一個大馬廄的旁邊。當時正是盛夏,馬廄裏的蚊蠅很多,而代表們都是穿著馬褲和絲襪來參加會議的,所以蚊蠅可以輕而易舉地“親吻”他們的肌膚。
代表們一邊商討宣言的定稿,一邊還要不時地用手驅趕蚊蠅,加之天氣過於炎熱,他們各個焦躁不安、心煩意亂,時間一長,代表們都厭煩了這個可惡的地方,希望能夠盡快離開,於是他們草草地在《獨立宣言》上簽了字。
對此,《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說:“在不舒服的環境下,人們可能會違背本意,言不由衷。”
的確是這樣,環境對人的情緒有直接的影響。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會經常見到,如那些生意興隆的快餐店,大多都建立在比較繁華的街道,而且總是在人最嘈雜的地方。
店主為什麼不為顧客創造一種清淨的環境讓他們好好吃飯呢?原來,當你進入快餐店看到熙熙融融的人群時,是不是特別希望趕緊吃完離開這裏呢?這樣一來老板就可以提高每張桌子的利用率,多賺些錢。
其實一些聰明的談判者早已經注意到了環境對人們情緒的影響。所以他們總是會尋找那些能夠幹擾人們情緒的地點,讓對方的身心都覺得不舒服,從而失去更多的防範意識,屈從於他們的想法,這就是所謂的“幹擾戰術”。曆史上很多談判者就是利用這個方法取得成功的。那些剛進入社交場合的人,如果想讓自己擺脫別人的控製,就必須將談判的地點設在自己比較熟悉而對方陌生的地方,當然最好是能再加一些使對方心煩意亂的小插曲。如若不能,至少也要選擇那些能讓我們覺得舒服、輕鬆自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