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銷售中的心理戰術——最實用的營銷策略(3)(2 / 2)

思維定勢:昂貴等於優質

我的朋友在旅遊旺季進了一批瑪瑙石珠寶,售價也不貴,可以說是物超所值。雖然商店裏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可是那批瑪瑙石珠寶卻怎麼也賣不出去。我的這位朋友想了各種方法來吸引顧客對這些瑪瑙石的注意,希望以此來增加它們的銷量,例如將瑪瑙石擺放在顯眼的位置,告訴店員對它們進行大力推銷,但是都收效甚微。

後來,她有事要離開景區,臨走時給店員留了一個便條,讓店員將那批瑪瑙石珠寶以1/2的價格處理掉。因字跡潦草,店員誤將便條上的“1/2”錯看成了2。誰知提價後的瑪瑙石珠寶反而受到顧客的歡迎,很快便銷售一空。

幾天後,朋友回來,看到那批瑪瑙石珠寶果真銷售一空後,很是高興。不過,當她得知那批瑪瑙石珠寶是以原價兩倍的價格賣掉的後,完全驚呆了!她怎麼也想不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這些顧客隻是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再加上他們對瑪瑙石沒有什麼了解,於是習慣性地認為“昂貴=優質”。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格與價值是成正比的。商品的價值越大,價格自然越高。因此,這些想買到好珠寶的顧客,在看到瑪瑙石珠寶昂貴的價格之後,便認為這些珠寶值得擁有。

精明的商家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提高定價,達到厚利多銷的目的。有一位名叫米爾頓·雷諾茲的企業家就是靠這種方法取得了成功。

一次,雷諾茲發現一家製造鉛字印刷機的工廠破產待售。這種印刷機的用途之一是能夠供百貨公司印刷展銷海報。雷諾茲看準這點,立即借錢買下了工廠,然後把機器重新定名為“海報印刷機”,專門向百貨公司推銷。

原來的印刷機,每部售價不過595美元,更名之後,雷諾茲把價錢一下提高到2745美元。他認定,現在百貨店都在大力推銷產品,“海報印刷機”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特殊需要,而對某些獨特產品來說,“定價越高,越容易銷售”。果然,“海報印刷機”的銷路頗好,讓雷諾茲大賺了一筆。

之後,雷諾茲又開始尋找新的“搖錢樹”。1945年6月,他到阿根廷談生意時,又發現了一個新的目標,即今天的圓珠筆。當時,雷諾茲看準了圓珠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他立即趕回國內找人合作,晝夜不停地研究,隻用了一個多月便拿出了自己的改進產品,搶在了對手的前麵將圓珠筆推向了市場。他還利用當時人們原子熱的情緒,將這種筆更名為“原子筆”。

隨後,雷諾茲拿著僅有的一支樣品筆來到紐約的金貝爾百貨公司,向公司主管展示這種“原子時代的奇妙筆”的不凡之處:它既可以在水中寫字,也可以在高海拔地區寫字。這些都是雷諾茲根據圓珠筆的特性和美國人追求新奇的性格,精心製定的促銷策略。果然,公司主管對“原子筆”非常感興趣,一下就訂購了2500支,並同意采用雷諾茲的促銷口號作為廣告。

當時,這種圓珠筆生產成本僅0.8美元,但雷諾茲卻果斷地將售價抬高到12.5美元。他認為隻有這個價格才會讓人們覺得這種筆與眾不同,配得上“原子筆”的稱號。

1945年10月29日,金貝爾百貨公司首次銷售雷諾茲“原子筆”,竟然出現了5000人爭購的壯觀場麵。大量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向雷諾茲的公司。

短短半年時間,雷諾茲生產“原子筆”所投入的2.6萬美元資本,竟然獲得了155萬美元的稅後利潤。等到其他對手擠進這個市場,殺價競爭時,雷諾茲已經賺了大錢,抽身而去了。

通常來說,商品的價格都會隨著價值的增加而提高,價格越貴,質量就越好,價值就越高。所以,當人們想買質量好、價值高的某些商品時,便很自然地靠“昂貴=優質”這種思維定式去判斷商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