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投資中的心理戰術——是誰搶走了你的錢?(1)(3 / 3)

蕭伯納寫過這樣一段話:“世故者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而特立獨行者卻堅持嚐試要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因此,所有的進步都仰賴後者來促成。”如果這樣,巴菲特就應該歸納為“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名稱效應:股票也要取個好名字

心理學家亞當·奧特爾和丹尼爾·奧本海默認為:人們更喜歡容易發音、語言流暢度高的名字和詞組。在他們看來,人們對名字易記、易發音的公司和股票會表現出好感。也就是說,如果公司名或股票代碼越好記好讀,人們就越看好它,股票價格也就水漲船高。

為證實這種假設,研究人員虛構了一些股票代碼,其中有些很好發音,另一些則相反。研究人員告訴實驗對象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公司,並讓他們對其業績做出預測。結果很明顯:人們不僅認為易發音的股票比不易發音的好,而且還認為前者會漲,後者會跌。

為驗證這種心理在現實生活中的可信度,奧特爾和奧本海默隨機抽取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89支股票,這些股票於1990—2004年上市交易。他們對這些股票上市一天、一周、半年、一年的業績做了分析,找出了業績與名稱流暢度的關係。

研究人員發現,在前10個最易記的股票上投資1000美元,比在前10個最不易記的股票上投資收益要高,一年後收益多出333美元。在另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從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抽出750支股票,把它們按發音難易分類,結果收益情況與前一個實驗一樣。從這些研究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簡潔”的影響力。

然而,人們常常隻看重事物本身的影響力,忽略了名稱的重要性。要知道,名稱可是人們最先接觸到的信息。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名字越簡單易讀,消費者、股民或決策人就越看好它。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字跡的易辨程度也直接影響到信息的說服力:字寫得越差越潦草,說服力就越低。因為讀者會認為字跡難認的信息,可信度也必然難以讓人認同。另外,過分複雜的語言收效也很不理想,因為聽眾理解起來困難,對信息的接受程度就打了折扣。看來希望借助使用深奧詞藻來顯示自己博學多才的做法是不太明智的。

相對於煩瑣複雜的東西來說,人們更喜歡簡潔的事物。即使隻是名字上的簡潔,也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決策戰略:要想投資有收益,就要做一個有準備的投資人一個年輕的獵人帶著充足的彈藥和擦得鋥亮的獵槍去尋找獵物。雖然老獵手們都勸他在出門之前把彈藥裝在槍筒裏,但他還是帶著空槍走了。

“廢話!”他嚷道“,我到達那裏需要一個鍾頭,哪怕我要裝100回子彈,也有的是時間。”仿佛命運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他還沒走過開墾地,就發現一大群野鴨密密地浮在水麵上。以往在這種情景下,獵人們一槍就能打中六七隻,毫無疑問,夠他們吃上一個禮拜的。可是在他匆忙裝子彈時,驚動了野鴨,它們一齊飛了起來,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徒勞地穿過曲折狹窄的小徑,在樹林裏奔跑搜索,結果連一隻麻雀也沒有找到。一樁不幸連著另一樁不幸: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獵人被淋成了“落湯雞”,隻得拖著疲乏的腳步回家了。沒錯,準備才是成功的保證!用較多的時間為一次工作事前計劃,做這項工作所用的總時間就會減少。大家也許對證券界巨人巴菲特感到好奇,想知道他在瞬息萬變的股票市場是如何敏銳地發現機會、把握機會的。巴菲特曾經說過:“做一個有準備的投資人,而不是衝動的投資人。”其實,這句話已經把答案告訴我們了。

巴菲特對那些想在股市中賺大錢的年輕人提出了這樣的忠告:先準備好足夠的會計知識,因為會計是一種通用的商務語言,通過會計財務報表,你會發現企業的內部價值,而衝動的投資人看重的隻是股票的外部價格;還有,不要急於購買某個公司的股票,在這之前應該多了解這個公司的情況。雖然有時你不可能親自去公司的總部考察,但你可以給他們打電話進行了解,並認真閱讀他們公司的年報。

巴菲特認為,如果一個公司的年報讓你看不明白,那麼這家公司的誠信度就值得懷疑了,或者該公司在刻意掩藏什麼信息,故意不讓投資者明白。

很多人都在羨慕那些看上去似乎是一夜暴富的人,總感慨自己沒有得到像他們那樣的機會。可是,大家隻看到了他們成功的一麵,卻沒有看到在他們風光的背後,為達到目標所作的種種準備。

機會對於有準備的人來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劑;對於缺乏準備的人來說,卻是一顆裹著糖衣的毒劑,當你還沉浸在獲得機會的興奮之中時,它卻給了你致命的一擊。所以說,一個做好準備的人就是一個已經預約了成功的人。

止損法則:投資要懂得及時控製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