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工作中的心理戰術——職場中的生存法則(1)(2 / 3)

人們與生俱來就有這種競爭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每個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對手比自己強。因此,在麵對利益衝突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競爭,即使拚個兩敗俱傷也在所不惜。即使在雙方有共同利益時,人們也往往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

除了競爭的本性,還有很多條件也會對競爭的形成產生影響。戰國時,秦昭襄王對範雎說:“天下的賢才武士,以合縱為目標,相聚在趙國,商議共同攻擊秦國,我們該如何對付。”範雎說:“大王不必憂愁,讓我來破解他們的合縱關係。秦國與天下的賢才武士,並沒有什麼仇恨呀!他們相聚要來攻打秦國,隻是為求自己的富貴。一群狗在一處,臥的臥、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不會互相爭鬥,如果投一塊骨頭過去,每隻狗都會起來搶奪,並且互相撕咬。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那塊骨頭,使彼此都起了爭奪之意。”

秦王於是派範雎帶了5千金,在武安大擺宴會,散給合縱之士的黃金不到3千金,他們就互相爭鬥起來,根本無暇再策劃攻擊秦國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有共同利益的情況下,因為利益分配的不均勻,以及長期利益與眼前利益的矛盾,人們仍然會選擇競爭。除此之外,心理學家還認為,溝通的缺乏也是人們選擇競爭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雙方曾經就利益分配問題進行商量,達成共識,合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要消除“競爭優勢效應”的副作用,就要推崇“雙贏”理論。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有這樣一個公式:“我+我們=完整的我”。絕對的“我”是不存在的,隻有融入我們的“我”才是“完整的我”。合作為我們每一個人營造了一個自由的發展空間。因此,合作才是社會的主旋律。

觀眾效應:為什麼人越多越興奮?

當你在一條空曠的馬路邊散步時,另一個人在你身後急匆匆地跟著你,你會不自覺地加快自己的腳步;當你騎車上街買東西時,發現後麵有一輛自行車在向你的車子靠近並正打算超越你時,你會情不自禁地加快車速;如果你是位老教師的話,即使你有時候身體不大舒服,可是上了講台,精神就來了;你還常常看到,不少演員和運動員在表演和比賽時,觀眾越多,情緒越激動,他們的勁頭就越足,技術發揮得就越好……這些現象的產生,究竟是一種什麼心理效應呢?

1904年,社會心理學家茅曼在對哈佛大學學生進行的追蹤研究中發現,在有觀眾在場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和反映要比沒有觀眾時快一些、好一些。接著阿爾波特通過實驗進一步闡明:如果是完成同樣的任務,個人單獨完成任務與觀眾在場時完成任務相比,單獨完成的趕不上在觀眾麵前完成的效果。

這種現象不僅在人類中存在,在動物中也同樣存在。1937年,我國學者在清華大學所做的實驗證明,螞蟻在單獨、成對或3隻、一群時挖掘沙土的數量是很不一樣的,3隻螞蟻一起挖掘沙土時,每一隻螞蟻的工作量是一隻螞蟻單獨工作時的3倍。

最後,社會心理學家得出的結論是:這種“有人在旁”與“單獨行動”條件下個體績效差異的心理現象,叫做“觀眾效應。”

那麼,這種“觀眾效應”是怎樣產生的呢?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證明,觀眾在場時往往會喚起有關人正在對自己進行評價的想法,這可能是較為重要的動機。在任何社會情境中,人們都害怕被拋棄,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歡和接受。當我們和別人在一起時,這些動機就會更為強烈。

比如你和很多人在同一個室內,你就會認為他或他們可能正在審察你的工作,或者正在注意著你的表情、行為。這時,你會受他人的影響而出現一些行為。其實,這些觀眾可能與你毫無關係,然而你卻可能會想到他或他們會在某種程度上對你進行評價。

別人的評價,往往會喚起個人的內驅力,也就是使行為個體產生達到目的的驅力,從而起到了促進行為的“觀眾效應”。因此,舉重運動員在觀眾麵前能舉起他單獨練習時難以舉起的重量,自行車運動員在與他人競賽時的速度要比單獨練習時的成績好。

個人在他人在場的條件下,會在無意識競爭的社會情境中進行自我表現。

承諾戰術:最好的說服,是讓對方作出承諾

正如政治家們所說,大選期間的候選人會處於極度壓力下,不僅要說服選民支持自己,還要讓支持者願意去為自己投票。至少在美國,候選人會通過電視、傳單和其他媒體為自己大力宣傳。當然這所需的花費是不菲的。但真正聰明的候選人,才是最後的贏家,他們不僅懂得說服藝術,還懂得其中的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