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對工作壓力與工作業績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的是耶基斯和多德林。在早期的研究中,他們對老鼠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在刺激力與業績之間存在著一種“倒U”關係,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和多德林法則”。
這個法則認為,有一種最佳的刺激力能夠使業績達到頂峰狀態,對於處在各種工作狀態中的人來說,過大或過小的壓力都會使工作效率降低。也就是說,壓力較小時,工作缺乏挑戰性,人處於鬆懈狀態,效率不高;當壓力逐漸增大時,壓力成為一種動力,它會激勵人們努力工作,效率將逐步提高;當壓力達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時,人的效率才會達到最大值;但當壓力超過了人的最大承受能力之後,壓力就成為阻力,效率也就隨之降低。
良性的壓力會驅使人們對工作更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而負麵壓力或壓力過重會有不良影響,引起人們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症,同時,還有可能導致行為改變,如酗酒或服用鎮定劑。在長期處於壓力或過重壓力之下,人們的身體最終會因無力招架而崩潰。他們可能會患上冠狀動脈心髒病、高血壓等生理疾病以及抑鬱症和焦慮等心理疾病。
蛻皮戰術:成長就是遠離舒適區,不斷超越自我
要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畫地自限。隻有勇敢接受挑戰,你才會超越自己、不斷“長大”;隻有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才會超越自己,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愛迪生研究電燈時,工作難度出乎意料地大,1600種材料被他製作成各種形狀用做燈絲,效果都不理想,要麼壽命太短,要麼成本太高,要麼太脆弱工人難以把它裝進燈泡。全世界都在等待他的成果。
半年後人們失去了耐心,紐約《先驅報》說:“愛迪生的失敗現在已經完全證實,這個感情衝動的家夥從去年秋天就開始研究電燈,他以為這是一個完全新穎的問題,他自信已經獲得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電發光的辦法。可是,紐約的著名電學家們都相信,愛迪生的路走錯了。”
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師普利斯在公開演講中質疑愛迪生,他認為把電流分到千家萬戶、還用電表來計量,是一種幻想;煤氣公司竭力想說服人們(人們還在用煤氣燈照明):愛迪生是個吹牛不上稅的大騙子;就連很多正統的科學家都認為他在想入非非,有人說:“不管愛迪生有多少電燈,隻要有一隻壽命超過20分鍾,我情願付100美元,有多少買多少。”有人說:“這樣的燈,即使弄出來,我們也點不起。”
無論別人說什麼,愛迪生都毫不動搖。在進行這項研究1年之後,他終於造出了能夠持續照明45小時的電燈,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經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愛迪生不但促成了自己的蛻變,牢牢樹立了自己在世人心目中“偉大的發明家”的地位,而且促成了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大變遷。正是因為有了他的這項發明,人類才真正進入了電氣時代。
對自己或對工作不滿的人,首先要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自己,並且擁有極好的工作機會;其次假定現在的自己和工作就和想象的一樣;最後再采取行動。如果人們耐心地進行這種自我改造,就能發揮個性中本就具有的強大精神力,使自己和工作完全按照理想的樣子發生改變,從而取得成功。
日清日畢:拖延,隻會耽誤工作、浪費人生
日清日畢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簡稱,意思是當天的工作當天完成,而且當天的工作質量要有提高。
這中間包含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比較聰明的辦法是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年一月甚至一天的小目標,實現了每一天的小目標,大的目標自然就實現了。每天一丁點兒的進步既是腳踏實地,又能構建起宏偉的夢想。
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時間限定,就如同開了一張空頭支票。隻有懂得用時間給自己壓力,到時才能完成任務。所以你最好製定每日的工作時間進度表,記下事情,定下期限。每天都有目標,也都有結果,日清日新。在眾多的企業中,海爾就是日事日畢的一個典型代表。
海爾在實踐中建立起了一個每人、每天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清理、檢查的“日日清”控製係統。案頭文件,急辦的、緩辦的、一般性的材料的擺放,都是有條有理、井然有序,下班的時候,椅子都放得整整齊齊。
“日日清”係統包括:一是“日事日畢”,即當天發生的各種問題,在當天弄清原因,分清責任,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防止問題積累,保證目標得以實現,如工人使用的“3E”卡,就是用來記錄每個人每天對每件事的日清過程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