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2)(1 / 2)

作為農村出生的孩子,對社會的不公平,我和麥子感同深受,卻苦無辦法,直到我在中國青年報看到了《我奮鬥了18年不是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我才明白什麼是對待不公平的最好心態,什麼是我能做的,我能改變的,什麼又是我必須接受的。

3年前,麥子的一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多少共鳴,一個農家子弟經過18年的奮鬥,才取得和大都市裏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一代人的真實寫照。然而,3年過去,我恍然發覺,他言之過早。18年又如何?再豐盛的年華疊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那年我25,無數個夙興夜寐,換來一個碩士學位,額上的抬頭紋分外明顯,腳下卻半步也不敢停歇。如果不想讓戶口打回原籍,子子孫孫無窮匱,得趕緊地找份留京工作。你呢?你不著急,魔獸世界和紅色警報?早玩膩了!你野心勃勃地籌劃著“創業創業”。當時李彥宏、陳天橋、周雲帆等牛人們還沒有橫空出世,百度、Google、完美時空更是遙遠的名詞,可青春所向披靡不可一世,你在校園裏建起配送網站,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大小媒體的記者蜂擁而至。334寢室很快在全樓名噪一時,小姑娘們從天南地北寄來粉粉的信紙,仰慕地寫道:“從報上得知你的精彩故事……”得空,你爬上樓頂吹吹風,眉飛色舞地轉向我,以照顧自己人的口氣說,兄弟,一起發財如何?

好呀,可惜,我不能。創業於你,是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棋,啟動資金有三姑六眷幫忙籌集,就算铩羽而歸,父母那三室一廳、溫暖的灶台也永不落空。失敗於我,意味著覆水難收一敗塗地。每年夏天,為了節省三五百塊錢的機器錢,爹娘要扛著腰肌勞損在大日頭下收割5畝農田。

我穿著借來的西服完成了第一次麵試,戴著借來的手表與心愛的女孩進行了第一次約會。當你拿到了第一筆投資興奮地報告全班時,我冷靜地穿越大半個北京城,去做最後一份家教。沒錯,“這活兒技術含量忒低”,但在第一個月工資下發前,我租來的立錐之地與口糧全靠它維持。不多久,互聯網就遭遇了寒流,你也對創業意興闌珊,進了家國有性質的通信公司,我被一家外企聘用。坐井觀天的我,竟傻傻地以為扳回了一局。

明麵上的工資,我比你超出一截,稅後8000,出差住5星級賓館,一年帶薪休假10天。玩命一樣地投入工作,堅信幾年後也有個童話般的結尾——“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很快,我明白了為什麼大家說白領是句罵人的話。寫字樓的套餐,標價35,幾乎沒人搭理它。午餐時間,最搶手的是各層拐角處的微波爐,“白領”們端著帶來的便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後來,物業允許快餐公司入住,又出現了“千人排隊等麗華”的盛況。這些月入近萬的人士節約到摳門的程度。一位同事,10塊錢的感冒藥都找保險公司理賠;另一位,在髒亂差的火車站耗上3個小時,為的是18∶00後返程能多得150元的晚餐補助。

這一幕幕喜劇未能令我發笑,我讀得懂,每個數字後都凝結著加班加點與忍氣吞聲;俯首帖耳被老板盤剝,為的是一平米一平米構築起自己的小窩。白手起家的過程艱辛而漫長,整整3年,我沒休過一次長假沒吃過一回鴨脖子;聽到“華為25歲員工胡新宇過勞死”的新聞,也半點兒不覺得驚訝,以血汗、青春換銀子的現象在這個行業太普遍了。下次,當你在上地看見一群人穿著西裝革履拎著IBM筆記本奮力擠上4毛錢的公交車,千萬別奇怪,我們就是一群IT民工。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我們離理想中的目標一步步靠近。

突如其來地,你的喜訊從天而降:邀請大家周末去新居暖暖房。怎麼可能?你竟比我快?可豁亮的100多平方米、紅蘋果家具、37寸液晶大彩電無可質疑地擺在眼前。你輕描淡寫地說,老頭子給了10萬,她家裏也給了10萬,老催著我們結婚……回家的路上,女朋友鬱鬱不說話,她和我一樣,來自無名的山城。我攬過她的肩膀,鼓勵她也是鼓勵自己,沒關係,我們拿時間換空間。

蜜月你在香港過的,輕而易舉地花掉了半年的工資,回來說,意思不大,不像TVB電視裏拍的那樣美輪美奐;我的婚禮,在家鄉的土路、鄉親的圍觀中巡遊,在低矮昏暗的老房子裏拜了天地,在寒冷的土炕上與愛人相擁入眠。幸運的是,多年後黯淡的圖景化作妻子博客裏光芒四射的圖畫,她回味:“有愛的地方,就有天堂。”我們都想給深愛的女孩以天堂,天堂的含義卻迥然不同。你的老婆當上了全職太太,每天用電驢下載《老友記》和《越獄》;我也想這麼來著,老婆不同意,你養我,誰養我爸媽?不忍心讓你一個人養7個人。當你的女孩敷著倩碧麵膜舒服地翹起腳,我的女孩卻在人海中頑強地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