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抱怨都無濟於事,要是你對什麼事不滿意,那就設法去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換種態度去對待,千萬不要抱怨嘮叨。
別讓抱怨誤一生抱怨讓你厭倦了企業,同時也讓企業厭倦了你。
雖然抱怨會減輕個人心中的不快和不滿,但卻不能使人朝著積極的方麵發展。一個習慣將抱怨掛在嘴上的人,隻會與成功漸行漸遠,滑向失敗的深淵。抱怨使人疲憊不堪,抱怨使人垂頭喪氣,抱怨使人心力交瘁。任何抱怨都無濟於事,就像“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一樣,生活也不相信抱怨。
孫麗目前在中關村一家計算機公司做高級程序員。她之所以離開以前的公司,主要是因為她在同事跟前抱怨老板的話,傳到老板的耳朵裏後,老板處處排擠她,逼得她不得不辭職走人。事情是這樣的。一次,老板交給孫麗一個難度很大的任務,並事先問她:“這件事難度大,你敢不敢承擔,敢不敢接受挑戰?”盡管孫麗明白自己的實力,但她覺得在公司眾人中,老板主動找她,說明老板器重自己,所以孫麗一咬牙就接受了。由於任務難度大並且老板給的期限也較短,孫麗最終沒能按時完成任務。
為此,孫麗還遭到了老板的嚴厲批評,並受到了經濟處罰。孫麗覺得自己非常委屈,也很氣憤。她認為:既然任務這麼艱巨,完不成本是預料中的事。自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沒做完也不該算是工作失誤啊。“老板真過分,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讓我幹那麼難的活兒,沒完成任務還處罰我。”事後,孫麗跟身邊的同事這麼抱怨。結果不久,老板又給她新任務,還好,這回孫麗完成得相當順利。正當孫麗高興時,老板又把一個難度更大的任務交給了她,並說:“這裏我是老板,下屬隻有服從,不許抱怨。我不養白吃飯的人,適應不了就走人。如果你這次再完不成任務,就要考慮是否該換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了。”老板的做法不明擺著是開除自己嗎?“人要臉樹要皮”,在從老板辦公室出來之後的第一時間,孫麗就遞交了自己的辭職報告。
“前程無憂”網站曾進行過一個有關“一網打盡,職場通病”的調查。結果顯示,愛抱怨是影響職業生涯的通病之一。受調查者多數都認為,愛抱怨是受到老板冷眼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職場上有過多的抱怨,將對職業生涯有害無益。一般來說,私下跟別人抱怨等於出賣自己,一旦老板對你產生了愛抱怨的印象,你的職業前景就堪憂了。毫無疑問,任何老板都不喜歡亂抱怨的下屬,因為抱怨會讓上司覺得你自私、消極,自以為是。甚至有的老板直言:“怨夫(婦)”是公司在裁減職員時首先要考慮的對象。
工作中偶爾的抱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一個企業內,員工抱怨太多了就容易形成抱怨文化。當一個人喋喋不休地抱怨時,就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一旦出現有同感的話題,就會瓦解別人的積極想法,讓別人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抱怨中來。為了公司的健康成長,老板必然會大力整頓,找到抱怨的根源,毫不留情地給予清除。所以說,抱怨讓你厭倦了企業,同時也讓企業厭倦了你。抱怨,讓你失去工作動力,心態消極,應付工作,結果業績出不來,還影響團隊的士氣。抱怨除了會引起老板對你的不滿外,還會影響你與同事的關係。一肚子怨氣的人,總是散發出一股天怒人怒的氣息,讓他人覺得,跟你相處,老是有一塊黑壓壓的雲壓在心頭。
而離開你,他們的天空就會慢慢放晴。於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疏遠你。過多的抱怨還會讓人望而生畏。向別人抱怨自己遭受的不公,剛開始可能會有人表示同情,但抱怨經過無數次被重複之後,別人最初對你的那份同情就演化成了厭惡。試想,誰會真正同情一個見人就說“阿毛被狼吃了”的“祥林嫂”呢?一個人要學會不抱怨,才能更成熟些。整日把抱怨當成業餘愛好實在有傷大雅,把自己都說得淺薄了。整個世界在你的眼中糟糕透了,你在自己心裏是最好的。你排斥了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也疏遠了你。抱怨反映出一個人心地狹窄,度量有限,喜歡計較小事。愛占小便宜的人,抱怨特別多,因為他常常會感到自己吃虧。
分任務,他希望比別人輕一些;有好處,他希望比別人多一些。而一個人在每件事上都占便宜是不可能的,於是心地狹窄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吃虧的地方,每天都會有發不完的牢騷。此外,抱怨還會加劇不良情緒,使人失去和困難作鬥爭的決心、信心和勇氣。愛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後,心情非但沒輕鬆,反而變得更糟;壓力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多了。越抱怨,就會發現值得抱怨的事情越來越多,越花時間抱怨,越少時間改良。
當抱怨成為一種習慣之後,人會很容易放大生活中負麵的東西,甚至身邊人的一個眼神、一句話都可以讓他浮想聯翩,進而感慨自己生存艱難,喪失對生活的熱情,覺得一切希望都非常的渺茫,最後成為生活中永遠的失敗者。抱怨: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情緒病毒糟糕的情緒是會惡性傳遞的,抱怨的情緒會像病毒一樣感染他人。抱怨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情緒病毒。當一個人喋喋不休地抱怨時,抱怨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樣在公司裏肆虐,正常的工作氛圍就會被攪得烏煙瘴氣,大大影響組織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