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時在泊杜大學已經3次被評為全美最佳,並當選為1932年的年度大學最佳球員,由於這個緣故,我受到極大關注。凱爾特人開出的條件是:如果我參加這次巡回比賽,我會拿到5000美元。在那時5000美元可不是個小數目,雖然我沒想過去打職業籃球,我在大學裏學的也不是職業籃球,但參加這次巡回比賽對我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我去找了我的教練——原則性極強的蘭伯特,我想聽聽他的建議。蘭伯特教練把桌上的學生作業推到一邊。他想了一會兒,然後說:“約翰,這可是一大筆錢,是不是?”
我笑了笑,有些難為情地說:“是啊教練,是一大筆錢。”
他沒有馬上回答,過了一會兒他問我:“你來泊杜大學是為了這個嗎?”
我有些糊塗了。我問:“教練,你想說什麼?”
他說:“我的意思是,你到泊杜大學是為了能夠到外麵進職業籃球巡回比賽嗎?”
我眨了眨眼,清了清喉嚨,低頭看了看鞋子。我說:“不,教練,我不是為了這個,我是來受教育的。”
他說:“約翰,我來問你個問題,你在這兒受到教育了嗎?”
我說:“是的,我認為是這樣,我在這兒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他說:“那就好,也許你今後能用到它。但目前的決定得由你自己來做,我不能替你做決定,你得自己做決定。”
蘭伯特教練已經給了我答案。他讓我回到了“老爸第一信條”——真誠地對待自己。
我其實清楚地知道該怎麼做,蘭伯特所做的隻是把它引出來。我真正想做的是去教書和當教練。
生活中,我們在做重要決定時並不是總能幸運地得到別人的幫助。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自己做出決定,而這也許是讓人感到困惑和艱難的。如果你有勇氣真誠地對待自己,那麼通常你就不會做錯決定。
當你看完這個故事之後,你可能會說:“為什麼不去賺那5000美元呢?有了5000美元也許還可以讓自己更好地當教練呢!”也許你是對的,但重點不是賺不賺那5000美元。如果他這樣去做了,那麼他就是違背了自我,他做了自己並不想做的事,他對自己不誠實。如果你不能信任一個對你撒謊的人,那麼,當你對自己撒謊時,你同樣不會信任自己,你會開始自責。也就是說你打擊了自信心,一個失去自信的人意味著失去一切,這才是重點。
或許當你對自己做到真誠時,最大的收獲就是你能做回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當你花了一輩子時間去完成某一件事情後,你卻突然發現這件事情並不是自己想要完成的那一件,也就是說,你花了一輩子時間去做你自己本不願意做的事情,那這就是你人生當中最大的失敗。
對自己真誠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回自己。如果你想成為你能夠並且應該成為的那種人,你就必須知道你是誰並對自己保持真誠。
與自己的心靈交談
如果要問世間最堅強的是什麼,答案就是人的心靈。如果再問最脆弱的是什麼,我想應該還是人的心靈。其實,人的心靈不但脆弱,還很複雜。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的心靈常常因為太過脆弱、不能應付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而崩潰。而有的時候,我們甚至連自己的內心都看不通透,因此而常常後悔。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經常跟自己進行心靈對話。
某雜誌上曾刊登過這樣一篇文章:
澳洲有一位動物學家從亞馬遜河流域帶回兩隻猴子,一隻壯碩無比,一隻瘦小羸弱。他把它們分別關在兩隻籠子裏,每日精心喂養,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一年後,大猴子死了,小猴子還活得好好的。為了不中斷研究,他又逮來一隻壯碩的猴子,可是不久,這隻壯碩的猴子又死了。數年後他又重返那個地方對猴群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凡是體格壯碩的猴子,“人緣”關係都比較好。其他猴子弄到好吃的,它都能分享到一份。但這類猴子很少能靜下來,它們總是處在不停地追逐嬉鬧之中。而那些獨自曬太陽和閉目養神的猴子則不同,它們被捉住後,卻能長時間地活下來,而不像那些不善於獨處的猴子,很快就死掉。這位動物學家因此得出結論: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種缺陷,缺乏獨處的生活則是一種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