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步入社會,女人要做交際場上最美的風景(1)(1 / 3)

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對於女人來說,什麼最重要呢?有人說是學曆,可是聽說北京大學畢業的才女正在賣糖葫蘆;有人說是姿色,可是刹那芳華盡,紅顏轉瞬老;還有人說是家世,但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投胎到世家豪門……兜兜轉轉一大圈,或許你會恍然大悟,“一個好漢三個幫”,最終能讓自己處變不驚的是通過交際來經營的“人脈”。

恐懼心理:遠離社交恐懼的羈絆

過去,女人不敢在眾目睽睽下說自己的觀點是矜持;和男人一說話就結巴臉紅是羞澀;常常沉默寡言是含蓄。然而今天,如果女人總是“矜持、羞澀和含蓄”,恐怕就會被人說成是有“社交障礙”了。

千萬不要小看了社交障礙,它的排名已僅次於抑鬱和酗酒,成為第三大心理問題。有調查資料顯示,占人口10%~15%的人都伴有終生性社交障礙。並且這種病症有嚴重的“性別歧視”,與男性相比,女性社交障礙的患病率要高出許多。一旦被社交障礙纏上了身,也就等同於喪失了社交能力,而這無疑是現代女性實現自我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之一。

子煊在公司做企業策劃,就能力而言,做這項工作是綽綽有餘的,她經常有很好的創意,足夠讓她的策劃書別具一格。但是,在公司高層領導的麵前,卻拙於表達,甚至有時候根本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意思。經常是策劃會議前和同事們討論得相當熱烈,好創意不斷湧現。可是一旦需要向領導彙報時,子煊就會把所有的好創意忘得一幹二淨,甚至說話語無倫次,弄得自己尷尬,領導也無奈。因此,子煊多次錯過了晉升機會。

現實中,像子煊那樣的因為社交障礙而與成功機會失之交臂的女人並不在少數。那麼,社交恐懼到底是因何而產生的,又怎樣克服呢?

心理學家認為,社交恐懼產生的原因是過於看重和顧忌他人的評價。社交恐懼看起來是對外的排斥,實質上是向內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排斥,是懼怕別人眼中的自己,害怕別人對自己持否定的看法,害怕他人拒絕自己,害怕自己在他人眼中不夠完美;是擁有強烈羞恥感、追求完美和自卑帶來的一種負麵心理。

心理學家科特雷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

他組織一個小組進行活動,同時安排兩組不同的觀察者,一組觀察者的眼睛是蒙上的,另一組則沒有蒙眼睛。

結果發現,活動小組成員在麵對蒙著眼睛的觀察者時,表現得很自然,幾乎沒有恐懼感;而在麵對沒有蒙上眼睛的觀察者時,表現則要拘謹得多,而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緊張和恐懼感。

這個試驗證明,“評價顧忌”是使社交恐懼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常情況來說,那些外界的環境大部分時候是我們無法左右的,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讓自己充滿自信,來克服社交恐懼心理。

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艾莉洛出身名門。也正是由於出自名門,家中美女如雲,她的母親、嬸嬸們都是社交界的名媛,與她們的光彩奪目相比,艾利洛一直認為自己是隻笨拙的醜小鴨--長相平凡、舉止羞澀,因此,對那些上流社會的熱門活動她總是避之唯恐不及。

常年被籠罩在他人的陰影之下,艾利洛變得自卑、孤僻,害怕社交。那些不得不參加的舞會上,她總是找個角落把自己藏起來。

一次聖誕節舞會上,艾莉洛像往常那樣在角落裏祈禱著舞會快些結束。然而,一位叫做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年輕人注意到了角落裏的艾莉洛。他翩然上前,向艾莉洛邀舞。年輕人臉上真誠的笑容打消了艾莉洛的遲疑。隨後,艾利洛跟著年輕人一起跳了一場最美妙的舞。

從此,艾莉洛走出了自卑的陰影,打開心扉,終於成為一個自信又有魅力的女人。

自卑與自信,恐懼和從容都隻在一線之間。艾莉洛告訴我們,阻礙我們與別人交往的並不是平凡的相貌、簡樸的衣著,而是自己內心的一道門,跨出去,衝破這一阻礙,一切社交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邁出擺脫社交恐懼陰影的步伐吧!對此心理學家為患有社交恐懼症的女人們提供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1)適當地放鬆自我。這樣做能夠緩解心理的恐懼感:將兩腳平穩站立,輕輕地把腳尖踮起,堅持幾秒鍾,然後放下;同時,邊做有節奏的深呼吸邊數數。這樣做2~3組(每組30下),一般就能夠緩解心理恐懼。

(2)給手事情做。心理學家認為,雙手空空時會讓人的社交恐懼感增加;而手裏握著東西能給人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台灣名主播蔡康永就總是在做節目時,把一支筆握在手裏,他說:“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手不知擺在什麼地方的尷尬。”

(3)社交情景演練。自己經常在腦海中預演,或者把板凳、桌子等當成陌生人進行社交演練。次數多了、時間久了,效果就明顯了。

(4)練習專心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如果能夠勇於直視他人的眼睛,也就相當於敢於敞開心靈與人交流。開始時,一直盯著別人的眼睛,感覺可能會比較尷尬,但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即使看著他的眼睛,他也不會咬我一口”。又或者當成一個自己的小遊戲:我就這麼盯著他看,看他會有怎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