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第一天上班,為了能夠給同事們和領導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她特意打扮了一番,化了淡淡的妝,又配上了一條漂亮的連衣裙,加上陳芳本來就天生麗質,因此她顯得十分漂亮出眾。當她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同事都禁不住盯著她看。
在陳芳的刻意為之之下,她果然成了辦公室的“明星”人物,讓同事和領導都深刻地記住了她。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開始,她本以為自己一定可以很快融入新的工作環境中,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幾乎沒有一個女同事願意理睬她、與她合作,似乎她們都對她懷有敵意;而男同事們雖然願意接近她,但認可她的容貌多過她的能力,而且他們中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成為她的工作搭檔。因此,陳芳本以為一帆風順的職場路變得坎坷非常。
陳芳“鶴立雞群”的心理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而現實中,像陳芳一樣適得其反的人並不在少數。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光環閃耀,能夠被萬人矚目,但是卻不能忽視成為“明星”的後果,尤其是在職場這樣的名利場中。你表現得太過突出,搶了別人的風頭和機會,別人就會遠離你,甚至敵視你,讓你的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因此,在沒有實質性利益的時候,做一個韜光養晦的職場麗人才是明智之舉,千萬不要把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不要去當那種吃力不討好的職場“女明星”。聰明的職場麗人,不會讓自己掉入“鶴立雞群”心理的陷阱中。
要想避免“鶴立雞群”心理帶來的負麵影響,心理學家建議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1)不要希望“鶴立雞群”。我們應該在言談舉止上表示自己的善意,並常常考慮對方的立場、言行。態度不要太過嚴肅或太注重形式,盡量和同事打成一片,不要強調自己高人一等,或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
(2)切忌鋒芒畢露。在公司裏,要是你沒事整天念叨“我要當老板,我要辦企業”,很容易被同事看做異己,而把你放在他們的對立麵上。如果不幸讓老板知道了,你也會被老板當做“清理”的對象。在辦公室裏大談人生理想顯得滑稽。你公開自己的進取心,就等於公開向公司裏的同事挑戰。做人要低姿態一點,這是自我保護的好方法。你的價值體現在做多少事上,在該表現時表現,不該表現的時候就得韜光養晦。但凡能做大事的人,都不是能說大話的人。
(3)表現適可而止。如果你有才能,應該要表現出來,但不可鋒芒太露,否則容易遭到忌恨。當你提出自己的見解之後,別人自然會判斷此見解是否可行。那種不接受別人的提醒又批評別人的意見,通過貶損他人來褒揚自己的做法實在是下下之策。
(4)聽聽別人怎麼說。誠懇地聆聽同事的意見,也是增進同事情誼的方法之一。莎士比亞說:“對於他人的話,你要善意聽之,則你將得到五倍的聰明。”如果你要改善與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那你就要承認對方的長處,而且時常表現出他對公司、對自己都是十分重要的,讓對方覺得被重視。
(5)對別人不妄加評論。如果有人炫耀自己的精明能幹,大談如何獲得老板的欣賞,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評論他是個驕傲虛榮的家夥,盡量讓自己遠離忌妒和詆毀,學會真誠地讚賞和學習。
(6)不背後論人是非。不論是在私底下或是聚會場合與同事交談,應該避免背後議論別人;當你對某位同事或上司不滿時,也要盡量避免在外人麵前提及。
(7)隻當個暫時的聽眾。如果是對方有所抱怨,你不妨暫時充當聽眾,最好不要反駁或是加以附和,如此不僅可以與對方維係良好關係,也可減少不必要的誤解。如果一個人向你抱怨老板如何苛刻、如何不好,你也不要多管閑事“打小報告”,不然一旦事情泄露,不僅那個抱怨的人會怨恨你,其他人也會不約而同地聯合起來排斥你。又如果大家眾口一詞說某人不好,不要輕易相信,隻管相信你的眼睛。
刺蝟效應:不可過遠,也不可過近
有一群刺蝟,在冬天想聚集起來抵禦寒冷,於是它們緊靠了起來,但它們即刻又覺得刺得疼痛,於是又分開。然而由於對溫暖的需要,它們再靠近時,卻又吃了同樣的苦。慢慢的它們在這種兩難之中,終於發現了彼此之間的適宜間隔,隻有保持這樣的距離,它們才能夠過得最舒服。
其實,每個人都像“過冬的刺蝟”一樣,需要彼此交往、彼此靠近,但也需要一個個人空間。而這個個人空間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容侵犯的,但又不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心理學家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刺蝟效應”。
人與人都是相互需要的,但是同時也相互利用著,保持距離才能產生安全感。距離是一種人際學問,在小小的辦公室裏麵,接觸最多的就是同事,慢慢靠近是必然的,產生感情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很好地掌握這種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