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棒球運動員擊球率更高,往往也會有更多的機會拿到獎牌;快樂的推銷員最容易贏得顧客的青睞,往往也能獲得更多的提成;快樂的領導者讓人更加願意聽從他的指揮……快樂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福氣,更是一把成功的金鑰匙。
李開複為了快樂的工作,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個台階,這才從微軟跳到Google。他本人是這樣說的:“很多人說是Google花了大價錢請獵頭公司來找我,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是我自己主動找上Google的。因為我聽說在Google工作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在Google上班確實很快樂,除了每天都有讓人很享受的午餐和下午茶外,還可以帶著電子寵物上班,甚至還可以在公司洗熨衣服、換油洗車、遊泳、接受按摩等。在Google工作是如此舒適,以至於很多員工都不願意離開辦公室。
事實證明,Google在營造快樂的工作環境方麵的投資是完全值得的。2006年Google的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與此同時,Google股價一度突破了500美元的大關,整整比最開始的時候上漲了5倍。Google取代了Genentech,成為《財富》“2007年美國最佳雇主”百強排行榜的冠軍。
思科公司員工卡的“企業文化”一欄寫著“Fun”(意為快樂)。他們的總裁杜家濱說:“我們要使每一個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快樂的人更聰明,難道不是嗎?”
發端於美國西雅圖,短短30年就成為世界第一大連鎖咖啡廳的星巴克的成功也與快樂是分不開的。星巴克中國總裁王朝龍一直稱員工為“合作夥伴”,拒絕別人稱呼他“王先生”或“王總”,喜歡別人叫他“Charles”。在新年晚會上,他雖然已經是滿頭銀發,仍然和“合作夥伴”們擠在一起,跳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正是這種快樂管理給星巴克咖啡添進了一種獨特的配料。
……
無數職場事實告訴我們,快樂是職場人士所必備的心理狀態,是雇主們要求職員們必須具有的心理素質。未來的經濟是高度人性化的經濟,快樂將成為企業管理的終極追求,企業不快樂,就無法留住人才,占有市場資源;而員工不快樂,行走職場就不能風生水起。
然而,並不是每個老板都會意識到這一點,給自己的員工提供快樂的工作環境。現實始終是現實,遊走於職場中的女性,依然要麵臨躲不開的辦公室政治、加不完的班、不如意的薪水等,這些讓她們在工作中隻體會到壓力和不安,快樂更是無從談起。但是,作為一個職業女性,我們又不可能拋開自己的工作,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自救”,靠自己的力量主動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快樂地工作。至於應該怎麼做,心理專家給出了“A、B、C、D、E、F”6個具體建議:
是指采取行動(Action):要積極投入到工作之中,善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問問自己能夠做些什麼來解決,也可以主動和上司溝通,總之,就是切忌消極怠工,要注重工作投入感。
是指調整觀念(Belief):受現實情況的影響,行動無法實現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我們應該考慮調整自己的觀念。例如利用一下阿Q心態:雖然不能像CEO那樣呼風喚雨,但是至少不用像清潔工一樣每天和掃帚打交道。
是指宣泄情緒(Catharsis):女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影響,如果被消極心態困擾得太厲害,轉變觀念不是即刻就能做到的。這時,我們不妨為自己找一種合適的渠道,把情緒宣泄出來。心態管理和洪水的治理是一樣的,要疏導而不要堵截。
是指分心調劑(Distraction):把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上,例如逛街、看電影等,雖然是輔助策略,但是能很好地避開壓力,給自己以休養生息的時間。
是指發現意義(Existentialism):屬於哲學範疇,是“存在主義”的意思。我們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能為你帶來哪些好處?自己從事這個工作的意義何在?如果所有的答案都是消極的,那麼也許換工作是個不錯的主意。
是指增強體能(Fitness):人生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健康的身體之上的,因此,職場女性一定要關注身體健康,重視飲食營養、運動以及適當的醫藥。
溝通原則:主動去敲上司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