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破窗理論”的本質是主張建立一種防範和修複“破窗”的機製,亡羊補牢,並嚴厲懲治“破窗”者。隻有這樣,才能防微杜漸、維持秩序並堅持正確的行為準則,反之,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而出現了“破窗”,又未能及時修複,那麼,後果就很可能會像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一樣,無法操控。
女人可以是溫柔的,但是如果你是女性管理者,那麼一味地溫柔或者姑息養奸都會給你的工作帶來嚴重的阻礙;女人可以是寬容的,但是如果你是女性管理者,那麼一味地原諒犯錯誤的人就會使錯誤繼續擴大;女人是要對自己好一點,但是如果你是女性管理者,那麼一味地縱容自身也會導致自己的管理出現漏洞。所以,無論是對他人犯的錯誤,還是對自己犯的錯誤,女性管理者都應該予以重視,堅決修正,積極補漏,隻有這樣,才能果斷地製止錯誤的進一步蔓延。
對一些小問題的疏忽是很多大企業常犯的錯誤,而往往一個小小的問題就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對於違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規定的行為,有關組織沒有進行嚴肅處理,沒有引起員工的重視,從而使類似行為再次甚至多次重複發生;對於工作不講求成本效益的行為,有關領導不以為然,使員工的浪費行為得不到糾正,反而日趨嚴重等。
在美國紐約有一家公司,規模不大,但極少解雇員工。有一天,該工廠的資深車工傑克為了能夠在午休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而把切割刀前的防護擋板卸下放在一旁,因為這樣收取加工零件就方便、快捷了,但是同時也埋下了安全隱患。不巧的是,傑克違章操作的行為被到車間巡視的經理逮了個正著。經理大發雷霆,令他立即裝上防護板,並又大聲訓斥了半天,還宣布扣除傑克一整天的工資,還說進一步的處理等彙報過老板以後再決定。第二天一上班,傑克就被通知去見老板,而老板告訴傑克他被解雇了。
此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再也沒有哪個員工敢違章操作了。
本來傑克犯的這個錯誤還不至於被解雇,但是他之所以被解雇了,就是因為管理者考慮到,雖然傑克的違規操作並沒有給公司帶來損失,但是如果不對其采取嚴厲處罰,必然會使其他人放鬆對規章製度的遵守,也很可能照著傑克的工作方式來工作,這樣安全隱患就更大了。當越來越多的工人開始進行違規操作時,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就難以預料了。
所以,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非常重視這種看似很小的錯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他們總要想諸多的應對措施,以防患於未然。比如在很多日本的企業中,流行著一種被稱為“紅牌作戰”的質量管理活動,具體內容是:清楚區分哪些東西要,哪些東西不要,將不要的東西貼上“紅牌”;找出那些需要改善的事、地、物,找出有油汙、不清潔的設備,找出藏汙納垢的辦公室死角,找出不該在辦公室、生產現場出現的東西,將這些均以“紅牌”標示。這一活動的目的就是努力減少這些“紅牌”的數量。結果,在這樣一種積極暗示下,時間一長,人人都遵守減少“紅牌”的規則了。日本企業的實踐證明,工作現場的整潔有序,有利於保障企業產品的質量。而“紅牌作戰”的活動則是讓工作現場變得整齊清潔的原因。另外,工作環境的舒適幽雅,又幫助企業成員養成了遵守規則的習慣。
這種“紅牌作戰”的活動顯然是卓有成效的。同時也很適用於女性管理者,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將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都貼上一個紅色的警示標簽,讓職員在輕鬆中保持警醒,在懈怠時保持精神飽滿,在有錯誤的苗頭時及時改正,這樣,公司的一切事務都會井然有序,高效率地向前發展。所以,雖然是女上司,同樣也是小女人,用小女人的細心和細膩去為自己的管理工作獻上一份力,善於給個別的、輕微的“小過錯”貼上“紅牌”,並及時予以補救、修繕,讓那些同是管理者的男人們為自己沒有想到這樣的方法而捶胸頓足去吧。
權威效應:是女人,也是上司
“人微言輕,人貴言重”,所謂“權威效應”即是如此,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人們也會相信其正確性。
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其次是由於人們有“讚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麵的讚許和獎勵。由此可見,在勸說別人支持自己的行動和觀點時,適當地利用權威效應,可以節省不少的精力,還會獲得很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