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一步:模仿(1 / 1)

阿爾伯特·班杜拉

研究模仿行為的意義

模仿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重要社會現象,兒童無疑是其中的典型,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常常會不知不覺地對別人社會行為的特點和規範進行複製、重演,在他們的很多行為中都體現出這樣的模仿性:他們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行為。一個母親在繁忙的家務勞動中並沒有意識到孩子“學會”了多少東西,但她可能在孩子的“扮家家”的遊戲中看到孩子像模像樣地切菜,把各種“調料”全倒在一個大碗裏,興致勃勃地攪拌著,和平日母親下廚時一個樣;兒童還喜歡模仿教師和同伴的言行舉止,模仿電視劇的台詞、廣告語,等等。

20世紀以前,很少有人把模仿作為研究的重點。從20世紀60年代起,班杜拉對模仿現象進行了係統而深入的研究。

班杜拉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與斯坦福大學幼兒園一牆之隔的禮儀公司養了一隻狼狗看門,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大多害怕它,有些孩子為此甚至繞道進幼兒園。於是,班杜拉請園長讓他去幼兒園和孩子們做朋友。孩子們都十分喜歡麵目慈善又風趣博學的班杜拉伯伯,很多孩子向他傾訴他們如何如何害怕狗。有一天,班杜拉將幼兒園中怕狗的孩子分為四組,帶他們進了不同的房間,並為每個小組設置了不同的情境。

第一組的小朋友看到一個4歲男孩約翰帶著一隻卷毛狗走進房間,撫弄這條狗,與狗親近了約3分鍾。班杜拉引導孩子們展開了很多討論,整個小組氣氛很熱烈,大家沒有因為狗的在場而感到非常害怕。接著,約翰牽著小狗走進了第二組小朋友的房間。孩子們也看到約翰與卷毛狗親近,但小組內並沒有形成熱烈氣氛,大家隻是靜靜地看著。第三組的小朋友隻看到了卷毛狗走了進來,但約翰沒有出現,也沒有任何人示範與狗如何打交道。第四組隻是幾個小孩子一起集體活動,狗與約翰都沒有出現。

為了研究實驗中設置的四種情境是否會對兒童產生不同的影響,班杜拉在實驗結束後,重新對各組兒童的怕狗行為進行觀察。

各組兒童再次分別接近了實驗時見到的那條卷毛狗與另一條完全陌生的大黃狗。觀察結果表明,各組兒童恐懼行為的改善程度很不一樣:第一組與第二組兒童明顯更能接近實驗中的狗與不熟悉的狗,並且兩組在行為上無明顯優劣差別,67%的兒童可以單獨與狗同處一室;第三組和第四組的孩子卻很少能夠做到這一點。一個月以後再觀察,發現第一、第二組的兒童已經不再害怕禮儀公司門口的小狼狗,而第三、第四組的兒童仍是繞道而行,這現象再次證實了兒童通過模仿可以習得一些行為,克服恐懼心理。

班杜拉的模仿實驗說明人類從小時候起,就可以通過模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起相應的行為。個體往往會從自己的行為動機、目標、需要等出發,來確立自己的模仿行為,甚至在同一環境下,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模仿行為。

當觀察者發現榜樣表現行為的同時會伴隨明確的後果,如受到了獎勵或懲罰,會更容易鞏固或消除模仿行為。觀察者在模仿楷模的行為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外顯行為表現出來,也可能隻是在內心中記取。對楷模的行為進行模仿時,學習者對自己的行為訂下一個標準,而該標準則是以楷模的行為作根據的。有了標準之後,學習者就會時常以此來評量自己,改正自己,這叫自我規範;自我規範後,如果覺得自己的行為符合了標準,就會感到滿足,滿足之後自然就加強了他所模仿的行為。

心靈智慧點滴

模仿行為是由榜樣的吸引力所引起的,沒有群體壓力,它也會產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仿效活動。亞裏士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說過:“人是最善於模仿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來學習他最早的功課。”

榜樣越接近現實生活,與觀察者之間在人格特質上越相似,越易被模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榜樣與觀察者的時空差距太大,人們會覺得可望而不可即,因而不去模仿。如果榜樣是個普通的人,而且其處境與觀察者有某些共同之處,那麼很容易被觀察者模仿學習。

人物誌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一),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心理學係約丹講座教授,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他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是在與傳統行為主義的繼承與批判的曆史關係中逐步形成的,並在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幾乎平分心理學天下的當代獨樹一幟,影響波及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治療以及教育、管理、大眾傳播等社會生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