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金巴多
證實去個性化現象
今天,隨著網絡的普及,在網絡中道德失範現象日益嚴重。很多互聯網上的公共社區已經變成了語言暴力的垃圾場。為什麼許多平時溫文儒雅的人一到網絡上就變得粗魯不堪呢?在某些情況下,個體會喪失其個體性而融合於群體當中,此時人們喪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規範的方式行動。心理學稱之為去個性化(deindividuation)。這個概念最早是法國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Bon)提出來的,他稱這些去個性化者為“烏合之眾”。
1969年,金巴多試圖揭示擺脫正常社會約束和從事極端否定的行為的去個性化是如何產生的。他召集了一些女大學生作為被試者,對她們說:實驗要求對隔壁一個女大學生進行電擊,完全是為了科學實驗的需要,不需要負任何道義上的責任。當然,這個女大學生並沒有真正受到電擊。但當被試者按下電鈕時,她就假裝大喊大叫。
被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被試者都穿上了帶頭罩的白大褂,每個人隻露出了兩隻眼睛,彼此間誰也不認識。金巴多命令她們實施電擊時也不叫她們的名字,整個實驗在昏暗中進行。這種情景被金巴多稱為“去個性化的條件”。第二組被試者穿著平常的衣服,每個人胸前都有一張姓名卡片。
在實驗時,金巴多很有禮貌地叫著每個人的名字。房間裏的照明很好,每個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這一情景稱為“個性化”。
結果,去個性化小組比個性化小組按電鈕的次數多達將近兩倍,並且每一次按下電鈕的持續時間也較長。
金巴多在又一次實驗前安排被試者們聽一段錄音,內容是金巴多與兩位將要被“電擊”的女大學生的談話。談話表明其中一人十分可愛,樂於助人,而另一個則很自私自利,讓人厭惡。同樣在去個性化條件和個性化兩種情景下讓被試者實施電擊。在去個性化條件下,不管麵對的是可愛的人還是令人討厭的人,被試者都去按電鈕。相反,在個性化條件下,被試者們就非常有鑒別力,他們按被電擊者的人格決定自己按電鈕的次數和時間長短。
金巴多認為,個體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匿名的,沒有人認識自己,就會毫無顧忌地違反社會規範與道德習俗,甚至法律,作出一些平時自己一個人決不會做出的行為。當一個人成為某個集體的成員時,他就會發現,對於集體行動的責任是模糊的或分散的。由於感到壓力減少,覺得沒有受懲罰的可能,沒有內疚感,從而使行為更加粗野、放肆。有的成員甚至覺得他們的行動是允許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確的,因為集體作為一個統一體參加了這一行動。一旦去個性化開始並聚集力量,就難以逆轉或是停止。
心靈智慧點滴
如果你是個比較內向、膽小、孤僻的人,希望改變自己的性格,就可以多參加一些熱鬧的、激烈的活動,在一哄而上的人群中,你也會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很可能平靜下來之後,你會驚訝於自己的表現,發覺自己性格中原來也有外向、開朗的一麵。
如果你是個群體的管理者,建議你事先一定搞好統籌安排,令所屬人員每個人清楚有關規章製度,明白各自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防止他們產生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做到賞罰明確,才能使你這班人井然有序,臨危不亂,避免許多無謂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