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求愛上上簽(1 / 1)

達頓和阿倫

發現生理與認知的交互性

對於愛情產生的原因,中國人將其歸結為“緣分”: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逢。純屬偶然,完全巧合,不早也不晚,就在那一刻,在茫茫人海中,他和她相遇相愛。但“緣分”這一解釋依然停留在神秘抽象的範疇,科學研究的職責是將神秘的現象具體化。

“情緒二因素”理論認為,作為特定情緒,它是生理喚起與認知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個體由於一些自身不明確的原因引起了生理喚起,而這時他正與一個異性在一起,就會把這種生理喚起歸結為由對方引起。在合適的生理喚起與異性認知的綜合作用下,這種生理喚起就易被感受或命名為愛情。

達頓(Darton)和阿倫(Ahlen)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第一組男大學生與一個富於魅力的女采訪者一起過一個懸在峽穀之上230英尺高的吊橋,橋身狹小而且左右搖晃。第二組男大學生與同一位女采訪者一起走過懸掛在小溪之上10英尺高的木橋,橋身寬大而且堅同穩定、過橋途中,女采訪者對男大學生進行采訪:“我是專攻心理學的學生,正在調查景色優美對創作有什麼效果,希望得到您的幫助”。然後,給他們看TAT(主題統覺測驗)圖片,讓他們根據圖片編故事。最後,女采訪者給他們留下電話號碼:“如果您想了解這一實驗的詳情,有時間我可以向你說明,歡迎您來電話。”

事後,第一組男大學中有78%接受了電話號碼,其中一半人給女采訪者打了電話。第二組中隻有72%接受了電話號碼,其中12.5%的人打了電話。如果換上男采訪者,接受電話號碼的被試者屈指可數,打電話的人就更少,隻有一兩個。分析他們所描述的TXI、故事,顯示第一組的故事中包含有較多的情愛成分。

達頓和阿倫認為,當冒險走過搖搖晃晃的吊橋時,任何人都會產生生理喚起,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如果這時候有一位迷人的女性同自已交談,被試者就會傾向於認為這種生理喚起是這位女性引起的,而由女性引起的情緒難免與愛情有關。如果同行的是一位男采訪者,被試者會認為生理喚起與采訪者無關,而是因為高高的吊橋引起的。由此,他們隻會把這時的情緒定名為“恐懼”。

心靈智慧點滴

生理喚起是泛化的或者是未分化的,它幾乎可以由任何一種刺激引起,比如運動、恐懼、憤怒、噪音、注射腎上腺素等。這些生理喚起隻要與合適的認知線索結合,都可能被當作愛情。

歐洲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向女人求愛,在看完拳賽之後。”當人由於某事而心中怦跳時,便會以大腦判斷其原因。在興高采烈的娛樂活動之後,人們的身心放鬆,情緒激昂,情感活動強烈,戒備心理減弱,雙方心理有相似性,心境基本相同,女人會把生理上的興奮,誤以為是由於男士求愛的緣故,因而自己也認為對他有意。所以,聰明的男士選擇在這種坦率而開放的時刻求愛,成功的把握會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