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
2008北京奧運會已經在北京成功地舉辦。有關奧運會的報道中,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溝通無極限。然而,我們怎樣才能搞好人際關係,怎樣才能跟人無障礙交往呢?人際交往是有規律可循的,前提是知己知彼。
《孫子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隻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
這一則兵法同樣適用於今天的人際交往。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了解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對處理好人際交往至關重要。
人際交往無論對家庭、事業還是社會,都會發生重大影響,同時,人際交往還能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無形財富。那麼,我們該如何與人無障礙交往呢,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又該做好哪些必要的準備呢?
社交助人成功
華爾頓是靠經營小商店發大財的。他最初在阿肯色州開了一家小商店,由於經營得當,現已擁有1000多家分店,經營體係遍布全美各地。據美國一份權威性的雜誌《福布斯》分析:華爾頓已是全美國最富有的有錢人之一。
華爾頓的經營管理方式很獨特:他的1000多家分店全都分布在人口隻有兩三萬的小城鎮,考慮到小城鎮中下層人們的實際經濟情況,所賣的商品都是中低檔廉價的生活必需品,並且是讓售貨員上門推銷。華爾頓在招收新職員的時候,要求他們必須購買本公司的股票,以使所有職員產生向心力,讓他們時刻感到:我工作不僅是為公司賺錢,同時更是為了個人,因為個人的命運是與公司的命運緊密相連的。華爾頓麵目和善,經常麵帶微笑,給人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他稱他的職員是“同事”而非“雇傭的員工”。他經常巡視他的小商店,以至經理辦公室經常沒人。他激勵屬下好好幹,爭創一流,公司職員均把他當作可親可敬的父輩,工作起來很是賣力。他也常在停車場或街上詢問顧客,問他們在店中是否受到熱情周到的接待,有什麼想買而買不到的東西,是否喜歡鎮上的商店,店中賣的商品價格是否合理等等。
對於這位慈眉善目的白發老人,人們往往停住腳步,無所顧慮地講出心裏話。華爾頓則根據這第一手資料來切實改善商店的經營範圍和經營作風,盡力做得使顧客滿意。正是這種獨特的經營方式和經營作風,使他的商店贏得了顧客,同時,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華爾頓在建立激勵機製方麵具有突出的成績,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條件。他為了使店員們都自覺地有所成就,在物質上給予有成績者加薪獎勵;在精神上,發一些徽章和彩帶之類的紀念品,並且建立了“光榮榜”製度,每周都有幾個店榮登金榜。與此同時,他又組建“打擊隊”,對上榜的店進行突擊檢查,看他們是不是無愧於“光榮榜”。他的這種激勵機製大大增強了店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一次,在他召開職工大會時,他突然站起來大吼:“誰是全國第一家?”所有職員都齊聲回答:“華爾頓連鎖店。”
人際關係如何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創造財富的有效方法。所謂人際關係,就是感情和關係網絡。一個人的事業成功靠的就是70%的人際關係,全世界最成功的人都是人際關係較好的人。“多個友人多條路”,再頂天立地的英雄,離開別人的幫助也將一事無成。
社會中有許多靠著友人的力量而成功的人,如果能把他們的成功過程一一研究起來,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一位作家說過這樣的話:“現代社會,人們完全靠一個規模龐大的信用組織在維持著,而這個信用組織的基礎卻是建立在對人格的互相尊重之上。”他還說:“誰也無法單槍匹馬在社會的競技場上贏得勝利、獲得成功。換句話說,他隻有在友人的幫助和擁護下,才不至於失敗。”
華爾頓正是靠著他的愛心、熱情、善於團結別人以及出色的激勵機製才取得了事業的巨大成功。
社交找到知音
人們常用“知音”一詞形容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說起“知音”一詞的來曆,還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呢。
春秋時期,有位著名的琴師姓俞名瑞(生卒年不詳),字伯牙。他曾拜當時的大琴師成連先生學琴,學了3年,沒有多大的長進。後來,他隨成連先生遊東海蓬萊山,聽到大海洶湧澎湃的濤聲,群鳥歡唱悲淒的叫聲,對音樂的悟性大開,就操起琴彈奏起來,從此琴藝大長,享譽各諸侯國。遺憾的是,他的琴藝越高,就越難碰上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