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交際生活中。處處有委婉,經常用委婉,它可增強你的表達效果。委婉實在妙不可言。

多說讚許別人的話

有一位教師陳先生,想要減低房租。他寫信給房東,告稱在租約滿後。準備遷出。實際上他並不想遷居,隻希望能減低租金,但依情勢來看,不會有成功希望,因為許多的房客都失敗過,那房東是難以應付的。但陳先生正學習如何待人的技術,因此他決定試驗一下。房東收到信後就來看他,陳先生在門口很客氣地迎接房東,充滿了和善和熱誠。他沒有開口就提及房租高,而開始談論他是如何地喜歡這房子,恭維房東管理房舍的方法,並告訴他很願意繼續住下去,然而限於經濟能力不能負擔。

房東從未受過房客如此的款待和歡迎,他幾乎不知如何是好。於是他開始告訴陳先生,他亦有他的困難,有一位房客曾寫過十多封信給他,簡直是在侮辱他。更有人曾指責他,假如房東不能增加設備,他就要取消租約。沒有經過陳先生的請求,他使自動減低了租金。當他離開時,還問陳先生:“有什麼需要我替你裝修的嗎?”

假如陳先生用了別的房客的方法去減低租金,一定會遭遇到他們同樣的失敗,不過他用了友善、同情、欣賞、讚美的方法,使他獲得了勝利。

某甲是拍馬屁專家,連閻王都知道他的大名,死後見閻王,閻王拍案大怒,“你為什麼專門拍馬屁?我是最恨這種人的。”馬屁鬼叩頭回道:“因為世人都愛拍馬屁,不得不如此,大王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誰敢說半句恭維的話。”閻王聽了,連說:“是啊是啊!諒你也不敢。”實則閻王豈不愛聽恭維話。不過說恭維話的方式,與普通不同罷了。這個故事,是說明了人之常情,都愛恭維,你的恭維話若有相當分寸,不流於諂媚,不損傷人格,則不失為得人歡心的一法呢!

據說有甲乙兩個狩獵者,各獵得野兔兩隻回來。甲的女人看見冷冷地說:“隻打到了2隻嗎?”甲狩獵者心中不悅,“你以為很容易打到嗎?”他心裏如此埋怨著。第二天他故意空著手回家,讓女人知道打獵是不容易的事情。

乙狩獵者所遇則恰好相反。他女人看見他帶回來了2隻野兔,就歡天喜地地說:“你又打了2隻嗎?”乙聽了心中喜悅,“2隻算得什麼!”他高興得有點自傲地回答他的女人。第二次他打回了4隻!

信不信由你,故事也許是虛構,但這卻是常情。

如果要別人同意你的意見,用爭辯或武力,在引用邏輯且還堅持你的觀點,並不見得可以收到好效果。假若一個人心裏對你不滿或有惡感,你就不可能用宣傳式邏輯方式去感化他們。不能勉強或驅使他人同意你,然而假如換了用溫柔友善去誘導他們,卻可使他們同意於你。

西方有句古話說:“一滴蜜比一桶毒藥所捉住的蒼蠅還多。”對人亦如此,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同意,先要使他相信你是他的一個友人,就如同一滴蜜吸住了他們的心,這才是達到你理想的有效方法。

不要作無謂的爭論

“永遠避免當麵衝突。”幾年前A君在一個宴會中得到一個寶貴的教訓。

羅君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回來,有一晚A君被邀請參加一個歡迎羅君的宴會。坐在A君旁邊的一位來賓講了一段自出的笑話,引用了一句成語。

這位來賓說是聖經上的成語,他錯了。A君知道這句成語的來曆,由於個人的高貴感便想表現得比他知識豐富,乃毫不客氣地糾正他。他勃然大怒:“什麼?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的,真是笑話。”坐在另一旁的A君的老板高先生,他對莎翁的著作是很有研究的。因此A君和那位來賓都同意把這問題請教高先生;高先生聽了原委,在桌下暗暗的碰了A君一下說:“A兄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是出自聖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