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心理成長篇(5)(2 / 3)

但是,有些青少年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守舊,不受大人束縛,並不表現在科學研究理智的探索上,而是愚昧地獵奇,盲目地探新。社會上批判什麼文章,老師家長不讓看的手抄本,就千方百計去尋覓,去轉抄。成人越想禁止青少年抽煙喝酒,越是想嚐嚐煙酒是什麼滋味。有的青少年出現的一些犯罪行為,也是出自這種好奇。他們認為“禁果分外甜,越禁越想嚐”,因此,開放的教育,才是正確引導青少年的最好方法。

二、把好奇心用到正途上

具有反抗心理本身並無所謂好壞,這對已有一定獨立性、批判性的青少年來說完全是正常健康發展中的心理現象。問題是反抗、批判、求異的指向性問題。正因為青少年的社會閱曆淺,知識還不夠豐富,辯證思維未得到充分發展,對問題的分析、辨別還有一定的片麵性。因此,僅僅依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已有認識去作為正確錯誤的辨別標準,決定自己的行動以及行動的方式是不夠的。如果明知成人要求是正確的,卻出自自己不正當的需要,包括虛榮、享樂、發泄而明知故犯,這完全是錯誤的。有的可能就此走上邪路,做出有害於社會的行為。

因此,作為青少年如何充分利用自己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理優勢,克服知識經驗不足,理論思維能力弱,獨立判斷力差,情緒容易偏激等心理弱勢,就一定得有所作為。首先當然是要學習,要調查研究,要認真思考、克服盲目性。毛澤東、周恩來等能夠找到一條解放全中國的革命道路的老一輩革命家,在他們青少年時候就具有了不迷信權威,又善於學習思考的特點。達爾文創物種起源論,布魯諾建日心說,李四光大膽反對中國貧油論也具有這兩個特點。青少年朋友,望你用知識理論武裝自己,克服盲目性,使自己不鬧愚蠢的“別扭”。

現代青少年心理特點

一、現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現代中學生,出生在全球化和網絡時代,成長在QQ聊天和網絡遊戲時代,所獲得的信息和受到的環境誘惑都是空前巨大的。青少年通過對外界的觀察和對自身的思考,形成現在中學生的一些心理特點。這些特點集中反映在眾多的心理矛盾中。

(1)政治上具有多樣性,觀點上帶有偏激性;

(2)思想上具有進取性,認識上帶有片麵性;

(3)目標上具有時代性,需求上帶有享樂性;

(4)思維上具有求異性,心理上帶有逆反性;

(5)意識上具有自主性,處事上帶有自私性;

(6)行為上具有獨立性,生活上帶有依賴性;

(7)性格上具有開放性,意誌上帶有脆弱性;

(8)交往上具有廣泛性,情感上帶有衝動性;

(9)眼界上具有全球性,知識上帶有趣味性;

(10)信仰上具有懷疑性,追求上帶有物質性。

如果再結合心理活動的內容作具體分析,中學生有以下10對矛盾:

1.盼長大,怕長大

小時候唱“小鬆樹、快長大”時真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現在,每當自己感到處處受大人限製、束縛、管教時,也想趕快長大,隻有長大了才能獨立。到了初三、高三要選擇誌願時,一些同學一想到可能馬上要走上社會,參加勞動,一方麵是新奇,一方麵又有不可名狀的惶恐,看到成人有那麼多的焦慮與煩惱,想到要向成人羨慕的“無憂無慮”生活告別,真有點怕長大,怕成大人。

2.想學習、怕學習

長知識、長本領,這是每個青少年的基本需要。他們希望自己成為知識豐富、能力較強的人,因為隻有這樣,將來才能自立於社會,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但是,不少青少年真的是怕學習,有的則發展到厭學,認為學習太苦了。沉重的作業負擔,頻繁的日常測驗,緊張的升學考試,剝奪了參加娛樂、體育、課餘愛好活動的時間,甚至侵犯了應有的睡眠時間。通俗歌曲《我想唱歌我就唱》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就是因為唱出了他們要求老師、媽媽理解他們學得太苦了,要求還給他們唱歌時間的心情。據調查,不少重點學校的好學生尚且表示怕學習,隻是不能不學,何況是一般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