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跳槽。
跳槽指離開原有單位,到社會另擇高枝。跳槽者的心態,無非是以下情況:①學非所用,專業荒廢;②人浮於事,時光虛度;③入不敷出,心理失衡;④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英雄無用武之地,果斷“跳槽”也無可厚非。但是現在有許多人跳槽是衝著工資、待遇而來。“這山望著那山高”,缺乏奉獻精神。有的人頻頻跳槽,以此來抬高身價。這不僅給用人單位的發展帶來損失,而且對個人成才極為不利,使寶貴的年華在疲於奔命中白白地浪費掉了。
(3)摸獎。
眼下一些經營者為了爭取顧客與資金,用摸獎的方式來促銷。“買一送一”、“有獎銷售”隨處可見,這種經營方式,迎合了大眾投機的浮躁心理。但由於摸獎經營不規範,且摸獎金額比例大於盈利率,許下的諾言往往無法兌現,造成一係列的社會糾紛。
(4)文身刺字現象。
文身刺字是當前一些青少年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病態行為。文身刺字本是流行於民間的一種陋習,適合於社會下層極少數人的心理需要,它與舊社會中的愚昧、落後、消極、野蠻、迷信現象和意識聯係在一起。新中國成立後此陋習已很少見,如今,其沉渣又泛起,有些地方出現代人刺字文身的個體人員。少數青少年年幼無知,缺乏審美能力,出錢請人在身上、手上亂刺,或者相互刺字,追求一時的“豪氣”。這是一種心理不成熟而導致的輕浮、盲從的行為。
浮躁是一種衝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社會心理,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對組織、國家及整個社會的正常動作極為有害,必須予以糾正,但還得靠全社會的努力。
4.浮躁心理的自我調適
(1)在攀比時要知己知彼。
“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兩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否則就無法去比,得出的結論就會是虛假的。有了這一條,人的心理失衡現象就會大大減低,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
(2)開拓當中要有務實精神。
改革需要有開拓、創新、競爭的意識,但是也要有持之以恒、任勞任怨的務實精神。務實是“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精神,是敬業愛崗的境界。務實是開拓的基礎,沒有務實精神,開拓隻是花拳繡腿,這個道理是人人應弄懂的。
(3)遇事要善於思考。
不能崇尚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盲從主義,考慮問題應從現實出發,不能跟著感覺走,不能做違法違紀的事,要看到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裏,道路就在腳上,看問題要站得高、看得遠,切實地做一個實在的人。
十、虛榮心理
1.虛榮心理
“虛榮心”一詞,《辭海》釋為表麵上的榮耀、虛假的榮譽。此最早見於柳宗元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心理學上認為,虛榮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虛榮心有以下特點:
(1)普遍性。
虛榮心是一種常見的心態,因為虛榮與自尊有關。人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心受到損害或威脅時,或過分自尊時,就可能產生虛榮心。如珠光寶氣招搖過市、嘩眾取寵等。
(2)虛榮心是為了達到吸引周圍人注意的效果。
為了表現自己,常采用炫耀、誇張,甚至戲劇性的手法來引人注目。如用不男不女的發型來引人注目。
(3)虛榮心與趕時髦有關係。
時髦是一種社會風尚,是短時間內到處可見的社會生活方式,其製造者多為社會名流。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追趕偶像、顯示自己,也模仿名流的生活方式。
(4)虛榮心不同於功名心。
功名心是一種競爭意識與行為,是通過紮實的工作與勞動取得功名的心向,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健康的意識與行為。而虛榮心則是通過炫耀、顯示、賣弄等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榮譽與地位。
虛榮心很強的人往往是華而不實的浮躁之人。這種人在物質上講排場、搞攀比;在社交上好出風頭;在人格上很自負、嫉妒心重;在事業上無踏實作風。因而虛榮心是一種病態社會心理。
2.虛榮心產生的原因
從社會方麵分析,主要有:
(1)社會階層及地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