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心理健康篇(7)(3 / 3)

(2)在社會生活中把握攀比的尺度。

社會比較是人們常有的社會心理,但要把握好攀比的方向、範圍與程度。從方向上講,要多立足於社會價值而不是個人價值的比較,如比一比個人在社會建設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與貢獻,而不是隻看到個人工資收入、待遇的高低。從範圍上講,要立足於健康的而不是病態的比較,如比實績,比幹勁,比投入,而不是貪圖虛名,嫉妒他人,表現自己。從程度上講,要從個人的實力上把握好比較的分寸,能力一般的就不能與能力強的相比。

社會比較的尺度要由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來控製,完善人格是正確進行社會比較,克服虛榮心的最好方法。

(3)學習良好的社會榜樣。

從名人傳記、名人名言中,從現實生活中,以那些腳踏實地、不徒有虛名、努力進取的革命領袖、英雄人物、社會名流、學術專家為榜樣,努力完善人格,做到“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

(4)對不良的虛榮行為進行自我心理糾偏。

如果個人已出現自誇、說謊、嫉妒等病態行為,可以采用心理訓練的方法進行自我糾偏,這種方法源於條件反射的負強化原理,即當病態行為即將或已出現時,個體給自己施以一定的自我懲罰,如用套在手腕上的皮筋條反彈自己,以求警示與幹預作用。久而久之,虛榮行為就會逐步消退,但這種方法需要本人超人的毅力與堅定的信念才能收效。

十一、定勢錯位

1.定勢錯位的涵義與特點

定勢又叫心向,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影響或決定同類後繼心理活動的趨勢或形成的現象,也就是人們按照一種固定的傾向去反映現實,從而體現出心理活動的趨向性、專注性。定勢存在於各種心理活動之中,社會的定勢能反映出心理活動的穩定性和前後一致性。如人們可以根據以往生活的經驗定勢,較好地進行常規的工作與學習。但是有些人卻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另外一種心向,即對已經是很熟悉的情況或人反而變得很不熟悉了。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定勢錯位”。它是一種病態社會心理現象,有以下特點:

(1)以新的定勢取代舊的定勢。即對同一事物以新奇的心向取代了原有的心向。例如過去以寫簡化字為榮,現在則以寫繁體字為時尚。

(2)錯誤的邏輯推理。遇事不是從常規去思考,而是從反常的方麵去推理。例如,在火車站,有兩個青年誌願者去幫一位大爺扛行李,這位大爺卻認為他們是歹徒,不願讓他們“做好事”。他認為不會有無緣無故做好事的人,這其中一定有詐。

(3)與社會風氣有關。存在決定意識。定勢作為一種思維活動方式,來源於現實生活經驗,個人通過耳聞目睹,對社會現實形成一種較為固定的看法。如果社會風氣純正,他的心向便傾向於相信人、幫助人;如果社會醜惡現象太多,他就可能感歎“人心不古”,對他人持戒備心向。

(4)定勢要受到價值觀的控製與調節。價值觀是個體關於客觀事物的觀點與信念。它決定和影響著個體的態度與行為,自然也要製約心理定勢。一個人對人生持有樂觀態度,對社會抱有希望,哪怕出入汙泥也會“一塵不染”。因此,心理定勢實際上是人生觀、價值觀的折射,定勢錯位與價值觀的錯位密切相關。

2.定勢錯位產生的原因

定勢錯位是一種社會病態現象,也是個體的病態心理活動,它產生的原因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有:

(1)社會陰暗麵。

社會生活中目前還存在著腐敗、墮落、犯罪、欺詐、虛假的現象與行為。這些社會毒瘤,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散發著黴氣,汙染著社會環境,侵蝕著人們純潔的心靈。假貨、假藥、假人、假話……隨處可見,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逐步總結了一些反麵經驗,以倒錯的眼光來看世界,於是就出現了定勢錯位的現象。

(2)向金錢看齊。

在當前市場經濟驅動下,內地向沿海學習、沿海向港台看齊。這樣做本無可厚非,因為在技術、資金方麵與先進地區聯合,這對內地和不發達地區來講是一種需要,可以大大促進它們的經濟發展。但是在開放中,有的人放棄自身的優勢與良好傳統去迎合某些海外口味。如不寫簡化字,偏要寫繁體字;不寫漢字,卻寫洋文;不講普通話,學說粵語腔調。這也可以視為一種定勢錯位,以為“海外月亮比內地圓”。

從主觀上看,個體的推理錯誤是定勢錯位的主要原因。推理是由原因推斷結果或由結果歸納原因的思維方式,推理源於認識,認識錯誤導致推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