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心理健康篇(12)(2 / 3)

三、心理防衛術的作用

心理防衛機製有積極與消極兩種作用。

(1)其積極作用表現為:對偏激或攻擊性行為有緩解作用;能暫時消除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可能引導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等。例如,升華作用可以將不被社會所接受的動機或行為轉變為可接受的動機或行為,使個體心理上獲得滿足。又如,補償作用能使人變得更聰明、機敏,能取長補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減輕某些挫折感。

(2)其消極作用主要有:心理防衛機製對現實存在的問題並不能真正解決,往往帶有一種“自我欺騙”的性質。它常常隻起到使人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有時還會使實際問題複雜化,提高心理衝突的程度。

總之,建立心理防衛機製的目的在於處理自己與現實的關係,以消除心理的挫折,求得內心的安寧,是一種“自我”保護方法。雖然方法種類繁多,但互相滲透、互相聯係,很少單獨作用。而同一心理現象,往往也可使用不同的心理防衛機製來解釋和說明。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人常用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製,也常用社會症心理防衛機製,隻是偶爾使用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製。至於神經症患者,雖然也用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製,但主要還是使用神經症心理防衛機製。隻有精神病患者,才使用精神病心理防衛機製。換句話說,隨著個人的成熟及其健康狀況,每個人都會使用不同水平的心理防衛機製。而從臨床心理學來說,心理醫生懂得心理防衛機製的原理與方法,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症狀和心理問題,對心理治療極具指導意義。

實現心理防衛的方法

當人遭遇挫折時,常會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焦慮。為了不讓這些不愉快、痛苦的情緒壓抑折磨自己,特別是長時間地折磨自己,就要盡量避免或減輕焦慮心理的發生。我們將個體在生活實踐中學到的某些對付或適應挫折情境的方式稱為防衛術。

與人體生理活動具有一種保持生理、生化活動相對穩定和平衡的能力一樣,心理活動也同樣具有恢複與保持情緒上的平衡並保持心情安定與穩定的機能,這就是本章所述的心理防衛機製。心理防衛機製本身並非異常或病態心理,但是運用過分或不當,以致阻礙個人對周圍社會環境適應,就可能導致心理變態。

通常人們通過以下方法來實現心理防衛:

一、否定作用

1.否定作用的概念

所謂“否定作用”,是一種否定存在或已發生的事實的潛意識心理防衛術。它是最原始最簡單的心理防衛機製,它將已發生而令人不快或痛苦的事情完全否定,以減輕心理上的痛苦。這種防衛術能使個體從難以忍受的思想中逃避,也同樣可借此逃避個體難以忍受的願望、行動、事故,以及由此引發的內心焦慮。

我們曾注意到,年幼的兒童不慎將花瓶或杯子摔破後,會知道闖了大禍而用雙手把眼睛蒙起來,不敢再看已被打破的東西。其情形如同沙漠裏的鴕鳥,當被敵人追趕而難以逃脫時,就把頭埋進沙裏。因為危險在眼前,情感上難以承受,把眼睛蒙起來,抹殺已發生的事實,以免除心理上的負罪或痛苦。這種“眼不見為淨”,即為“否定作用”的表現。

2.否定作用的表現

否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

(1)父母很可能對自己孩子的生理或心理方麵的缺陷尚未察覺或不予承認,哪怕是孩子的缺陷早已人人皆知;

(2)罪犯入監後,在嚴密的監禁之下,有時也會失去他們對現實的知覺,甚至感到被監禁於己並非事實;

(3)一些接受手術的人有時也會忽略事實,而產生其手足或器官仍然存在的錯覺;

(4)患有歇斯底裏性麻痹和其他歇斯底裏反應的心理症患者,經常會防衛性地否定事實而忽視實際存在的痛苦,甚至以一種欣悅的方式表現出來;

(5)患有憂鬱性心理症者,可能不敢麵對現實而缺乏感受;

(6)緊張性精神分裂患者可能否定自身的存在,甚至否定整個人類世界的存在。

可見,有些輕微的否定在日常生活中以不足為訓的行為表現出來,而有的否定卻成為一種嚴重的精神病症狀。

3.否定作用的案例分析

在臨床上,也不乏“否定”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