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慢慢地在學生的意識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錯誤的學習意識——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虛榮而努力。最後就直接引起中國的學生動手和實踐能力的下降。
這到底是誰的錯?父母,教師?錯了,都不是,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落後的思想觀念引起的產物。
中國的父母許多時候是虛榮心作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孩子要求非常的苛刻。過度的強求而不是理智的引導給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物極必反。“可憐天下父母心”有時候是讚美,有時候卻是諷刺。是誰把父母弄得那麼疲憊?是子女的不聽話,是子女不爭氣?可能是的。然而又是什麼使他們不聽話,不專心學習呢?是你們自己啊!
曾經有那麼一個壞學生(當然他現在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好學生),小學時期是跟著一群小混混度過的。打架、逃課、搗亂等,基本上都做過了,結果連小學畢業考試都沒有參加。因為伯父是一個中學的校長,因此有幸繼續讀初中。
初中的時候,剛開始他還是老樣子,但相比小學時候聽話多了,已經不跟那些小混在一起了。到了初二他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並專心讀書。到了初三竟然成為學校裏麵的尖子生,而且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他的伯父很開心,到處宣傳表揚他,大會小會都提到他,叫那些讀書差的學生向他學習!但是中考的時候他又與重點高中無緣,隻進入一個普通高中的普通班。失落和沮喪難以言喻!然而他還是克服了這些情緒。通過努力,再次進入了尖子班,到了高三他又一次感受到成為榜樣的快感。最後他順利地擠過獨木橋,跨進大學的校門,真可謂不幸中的萬幸兒!
他小學的那群小混朋友,聽說有許多進了監獄,那些當年的佼佼者許多也都沒有走完中學路;初中時候他的榜樣也沒有幾個有他這麼幸運,許多隻考上了大專;而高中那些競爭對手,也都落後於他。
對此,他感慨良多:
“我感謝自己,更加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父母!感謝他們的寬容、感謝他們的開明、感謝他們的支持、感謝他們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今年寒假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做,就練習毛筆字和鋼筆字,還寫寫文章!母親看見我那麼賣力,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如果小學時候如此用功,現在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我隻是微微一笑,什麼也沒有說。因為我並不後悔。那時候我沒有用心學習,是因為我並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也厭煩經常聽到大人們的嘮叨。那個年齡的學生,哪裏有能力思考那麼遠的事情啊。那個年紀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們喜歡什麼。而他們所喜歡卻不幸被大人看作無聊沒用。就這樣,學生們追求興趣的權利被剝奪了,轉而被強迫去做父母覺得好的學習。不錯,大人們覺得有用的東西,對於學生長大以後真的很有用。假如學生能夠用心學,他們以後必然可以少吃許多苦頭!然而父母們,你們也應該知道他們還是學生啊!他們還不應該這麼快就擁有老人們的思想!多給他們一點自由吧,讓他們在長大以後再回憶自己的童年的時候感覺童年是多彩的而不是灰色的!”
不利學生情緒培養的家長
家教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父母要為孩子創設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不要對子女嘮叨個沒完。父母對子女學習狀態的估計要客觀,期望要合理。正確指導學生的學習,樹立遠大理想,塑造自身的人身價值,如何自我心理調適,承受挫折,培養自控能力等,並接受優秀家長的身教言教並重的方式,認識一味溺愛、打罵、體罰、放縱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多與學校配合,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以下是4類不利於學生情緒培養的家長。
1.物質至上的家長
這類家長隻顧滿足子女的物質需要,不關心子女的切身感受。有的家長說,這段時間他們不敢拒絕子女,子女要什麼就買什麼,吃什麼就做什麼。可是,他們又常常不注意說話方式,有時會跟子女說:“你要是考不好,別怪我們,那是你的事。”家長這話表麵上是說給學生聽的,實際上是家長自己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