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厭學背後的疾病和應對(1)(2 / 3)

青少年朋友們,當你在某種事情上遭到挫折、失敗或不幸時,要警惕這種心理上的“多米諾效應”出現,防止它摧毀你的精神防線。在生活中,凡是被“多米諾效應”罩住的人,大多是由於喪失信心或信心不足所致,往往很容易被挫折、失敗所嚇倒。信心是個性的良好品質,精神防線的忠實衛士。信心越堅定越充足,你的精神防線就越牢固,越不易被摧毀。如果你們細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在你的周圍有些人,不是沒有雄心大誌,也不是自甘落後沒有進取的熱情,但往往不能把美好的願望化為行動,白白地讓時光在身邊一分一秒地流逝過去,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問題就出在缺乏堅定的信心上。一遇挫折,就埋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不相信自己能幹出一番事業來,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勸這些朋友們千萬“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中國古代有位學者叫劉勰。他從小失去雙親,生活很苦。但他誌向很大,熱愛讀書,一心想使自己成為一個學者。成年後,為了鑽研學問,他立誌不娶,搬到寺裏與和尚同住,白天幫助寺裏幹活,晚上利用寺裏清靜的環境發憤讀書。幾度春秋,幾度風雨,堅持了10多年,讀了大量的文獻書籍,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最後,寫出了我國第一部體係最完整的文藝理論巨著——《文心雕龍》。這部書被後人稱為文苑之瑰寶,至今仍具有研究價值。青少年朋友們,劉勰的成功,就在於他既有美好的願望,又有堅定的信心和實幹的精神。後人曾讚歎說:“《文心雕龍》關鍵在於一個‘心’字,如果能像劉勰那樣,用心專一、信心百倍地去鑽研,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做成呢!”

當然,信心不是萬能的。事情不會因為你有信心,困難就減少,失敗就不降臨。然而,信心卻是激勵人去進取的強有力的心理動力因素。信心是一種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你藐視困難、戰勝邪惡,鼓勵你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種挑戰。具有堅定信心的人,勝不驕、敗不餒,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個人在困難麵前垮下來,首先是精神失去了支撐力。精神不垮,是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信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當你麵臨失敗的困境時,它可以使你的進取心理及時得到補償,使它在新的方向得到再生,而不會陷入“多米諾效應”的魔圈。總之,信心所產生的補償作用,可以給人以勇氣,激發人新的希望。俗話說“東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天無絕人之路”。隻要滿懷信心地堅持下去,總會看到成功的曙光。

青少年朋友們,生活的道路是寬廣的。如果你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什麼挫折,發生什麼不幸,萬不可怨天尤人,垂頭喪氣,自我解除精神武裝。埋怨和無能、苦惱和泄氣往往是同步增長的。越是埋怨,越找不到克服困難的辦法;越是苦惱,越缺乏進取的勇氣。重要的是振作精神,冷靜思考,去尋求新的努力方向加以補償。有人因腦子差而自愧不如人,有人因身體有殘而悲觀失望。其實大可不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不能妄自菲薄。美國有個黑人畫家,四肢癱瘓,但他不甘心無聊地打發日子,決心學習繪畫,手不能動,就用嘴咬住筆作畫,經過刻苦練習,終於學會畫畫。我國的張海迪身體也有嚴重殘疾,但她通過自身刻苦的努力,補償了身體上的缺陷,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俗話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腦子笨,可以通過勤奮努力得到補償。據說達爾文、愛因斯坦、華羅庚、張廣厚小時候都並不聰明,他們都靠勤奮、自信在事業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總之,失敗、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遇到挫折、失敗時失去信心,精神防線被摧毀。要相信人是有巨大的潛力的,問題是要善於挖掘自己的潛力,發展自己所長,去彌補自己所短,那麼,你總會在人生的樂隊中找到合適的位置,從而在人生的樂曲中,奏出你美好的旋律。

厭學症

厭學症與通常的厭學情緒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把學寫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經常逃學或曠課,嚴重的會引起輟學。造成厭學症的原因有許多。從外因看,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誤,如家長期望過高,不當的教育方法,老師態度生硬,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從內因看,是學生生理因素造成的,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心理煩躁、激動、不安情緒使他們無法靜下心來學習,進而討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