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最好還能指導他參加一些實踐,如讓他自己收集種子、搞發芽的實驗等,並鼓勵他閱讀有關書籍,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學生的興趣廣泛,知識麵擴大了,學習能力會自然地提高。
防止厭學的發生要注意以下3點:
(1)作為學生來說,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自信心,要以堅毅的性格、樂觀的處世態度為學處世,堅信付出必有收獲。
(2)從學校方麵來說,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在發現學生潛能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發他們獲取成功的願望。至於老師,要努力增強自身素質、提高上課水平,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和支撐。
(3)家長也要改變育子觀念,要多和學生溝通交流,要正確估計學生實力,要注意學生的性格養成,不給學生規定不切實際的目標,同時注意查問題、不遷就,有情況要馬上找心理醫生對學生進行心理幹預和治療,否則,也許會引起學生的心理症狀加重。
矯治厭學症需注意
幫助厭學症學生矯治厭學症,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的耐心引導,三者責無旁貸。厭學症的學生是可以轉化的,教育過程中要營造氛圍,耐心引導,給其創造一個參與學習的環境,因材施教,幫助他們矯治厭學症。
1.矯正學生的學習心理
幫助厭學症學生矯正厭學症,首先要矯治其厭學心理。教育過程中,老師要用愛這把鑰匙開啟僵化的心靈,要愛得真,愛得深,愛得持久。
2.為學生營造學習環境
教學過程中,老師心中時時要裝著厭學症學生,為其營造一個能廣泛參與學習的機會,備課時要了解厭學症學生的知識結構。
學習過程中做到:
5個優先,也就是優先提問,優先答問,優先演算,優先批改,優先輔導;
4個經常,也就是經常考察,經常指導,經常鼓勵,經常強化;
3個輔導,也就是教師輔導,家長輔導,優生輔導;
2個特殊,也就是設計特殊的作業,規定特殊的評比條件。
這樣,為厭學症學生營造了一個參與學習的環境。
3.矯正學生的學習行為
厭學症學生因為基礎差,學習方法不當,致使學習效率低下,從而喪失了學習信心,厭惡學習,老師要矯正其厭學行為,必須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並貫穿於預習、講解、練習的全過程。
(1)頇習階段
預習階段,厭學症學生往往瀏覽式地預習,很少或根本提不出問題,因而也沒有釋疑的要求。對此,他們總認為個人學習能力低,看不懂,學不會,幹脆等待教師講解。老師在預習階段必須設法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告訴他們學習新課時全班同學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隻要肯努力、肯參與都能學會,都能學好,鼓勵他們學習新知識的信心和勇氣,並引導他們在預習課文時要依據課後問題這一路標列出提綱,把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作為質疑問題提出來,待聽講後處理。
(2)講解階段
講解階段,厭學症學生不做筆記,不注重問題的提出,而刻意於固定的做題步驟,不探求問題的思維過程,講堂上思維封閉,表情木然,思維與老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合拍。對此,老師要使用啟發性的語言,循序漸進,由易至難、螺旋式上升,坡度要小,要求不能過高,使每一課、每一問、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符號都讓他們聽明白。講解過程中,老師要把知識與趣味融為一體,用隨時提問促其參與,以拖住他們思維的繩索,不讓他們思想分散。教師在講解階段要教給厭學症學生記筆記、思考提問、答問的方法,以提高聽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