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追求+信心+毅力=戰勝挫折。這就是戰勝挫折的公式。要學會承受挫折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變壓力為動力,做情緒的主人,才能使自己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滿懷信心地向成功邁進。
(2)要樹立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具有兩極性:①樂觀、愉快、熱情、自信的情緒會使人產生積極的心境。這種心境能夠起增力作用,使人精力旺盛,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②苦惱、憂鬱、悲傷、煩悶的情緒常常會使人產生消極的心境。這種心境能夠起減力作用,使人意誌消沉,思維呆板,注意渙散,記憶力減弱,精神不振,對未來失去信心和希望。所以,保持良好心境,克服消極心境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朋友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培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少年壯誌不言愁”。遇事要心胸開闊,所定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隻要紮紮實實、步步為營、腳踏實地前進,總會有所收獲。不要好高騖遠,急於求成。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欲速則不達”。性急求快,因主客觀條件不成熟,反而不能達到目的。這樣極容易因失望而產生不必要的煩惱。同時,不要把一時的得失看得過重。例如不要因學習、工作上偶遇小的挫折,就悶悶不樂,更不要因一次考試不及格或投考落榜就垂頭喪氣,怨天尤人。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要學習革命先驅的精神:“跌倒算什麼,我們骨頭硬,爬起來再前進!”挫折、失敗不過是人生奮進中的插曲,它絕不會影響人生的主旋律。要記住,你追求的目標,往往隱藏在挫折、失敗的後麵。“失敗是成功之母。”要經受住挫抑、失敗的痛苦磨練。沒有痛苦,就沒有歡樂,隻有經受過痛苦的人,才更能體味歡樂幸福的甘甜。成功和失敗、順利和挫折、痛苦和幸福、苦惱和歡樂總是交織在一起的。苦中有樂,苦盡甘來,失中有得,敗中有勝,這就是生活中的辯證法。
總之,要做情緒的主人,就要修身養性,培養堅強的性格。勝不驕,敗不餒。大丈夫能伸能屈,屈時,也就是當你處於逆境時,要耐得住;伸時,也就是當你處於順境時,要冷靜地抓住時機,有所作為。伸中有屈,以屈求伸,才能變壓力為動力,化消極為積極,這樣又何愁學業不進步,事業不成功呢!
情緒的控製方法
對不良情緒的控製,常采用4種方法。
1.宣泄法
當你被一種強烈的消極情緒所激起時,你不妨讓這種情緒的能量發泄出來。例如你因親人逝世,哀慟不已,與其強忍悲痛,不如在家裏放聲大哭一場;大哭之後,你的悲痛會減輕很多。宣泄當然不僅是哭,你向好友寫一封長信,盡訴你的悲情,也會收到效果。
2.分心法
人被消極情緒所困擾,短期內難以擺脫。老是“宣泄”也不合適,於是可用分心法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轉移到別的對象或活動上去。選擇轉移的目標越具吸引力越好。親人故亡導致的悲痛,不易在幾天之內消失。當哀痛襲來時,你不妨整理一下你平素喜愛的郵票,或出門走訪一下平素相契的同窗。分心法在大多數場合都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