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學生自我指導(3)(3 / 3)

一個著名的故事是:敘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頂純金的皇冠,因懷疑裏麵摻有銀子,便請當時的大科學家阿基米德鑒定一下。這在2000多年前實在是個大難題。接到這個任務後,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這樣渾渾噩噩過了許多天。他朝思暮想,想累了,煩了,幹脆不想它了,還是舒舒服服地洗個澡吧。

浴缸裏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和往常一樣躺在灌滿熱水的浴盆裏,腦子裏還在想著皇冠的事情上,於是任熱水順著盆沿溢出來。突然,他腦子裏一亮,所有厭倦疲累一掃而空,通過稱皇冠排出的水量來確定它的體積,進而確定比重,不就能判定真假了麼?阿基米德於是懂得了不同質量的物體,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據這一道理,就可以判斷皇冠是否摻假。

阿基米德高興得跳起來,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裏卡!尤裏卡!”“尤裏卡”是古希臘語,意思是:“好啊!有辦法啦!”

阿基米德將這一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即物體在液體中的減輕的重量,等於排去液體的重量,總結在他的名著《論浮體》中,後來以“阿基米德原理”著稱於世。

阿基米德的發明方式被後世稱為“尤裏卡效應”。現在“尤裏卡”馳名全球,成為那些在毫無頭緒的、困倦的研究者們靜靜地期待奇跡到來的方式。

勞逸結合

健康與疲勞是學習中相互影響的辯證關係。勞逸結合,保持健康的身心是順利進行學習活動的基礎。疲勞是指因為活動過於強烈或過於持久引起學習和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種身心狀態。特別當考生處於複習階段,不分晝夜的苦讀,強製自己在疲勞的情況下堅持學習,常會出現頸、臂、背、肩與手指的酸痛不適和學習效率下降。同時,心理上也會感受到有一種疲倦感,自製力、毅力、耐力大大下降。主要特征:全身疲憊,關節僵硬,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思考效率下降,大腦反應遲鈍。

考生疲勞形成原因主要有:

(1)睡眠不足。許多考生不顧白天緊張學習的大量消耗,挑燈夜戰,往往看書到深夜,以至睡眠不足,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節律,終日昏昏沉沉。

(2)學習內容過多過難。學習內容過多,必將占用休息時間,引起睡眠時間縮短;學習內容過深,需要大腦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致使大腦疲勞。另外,過難的內容也會影響到考生的複習興趣,加速疲勞的形成。

(3)心理壓力過大。因為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和自身的壓力過大,考生總是擔心考不好怎麼辦,整天在焦慮的狀態下度過。這樣不僅直接影響到考生的休息,而且會使精力不能集中,引起學習效率下降,不能完成學習計劃,反過來加重考生的心理壓力,使考生更容易產生疲勞。

(4)學習方法不當。考生平時不注意科學用腦,學習方法一成不變,使大腦受到抑製,也容易出現疲勞。

(5)營養不合理。考生不注意飲食,引起大腦缺乏所必需營養物質,造成大腦疲勞。

(6)不良的學習環境。光線不足或過亮引起視覺疲勞,噪聲過大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室溫過高或過低使考生身體感到不適。

疲勞預防的最佳方法是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然而它不是最有效的。因為考前學習任務重,考生不得不延長學習時間。預防疲勞最重要的是講究用腦藝術,做到科學用腦。

過度學習要把握“度”

過度學習效應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提出的,主要的含義是:一個人要想掌握所學的知識,必須要經常提醒自己通過反複練習,才能得到鞏固。也就是指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後,假如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使學習程度達到150%,將會使記憶得到強化。

艾賓浩斯

讓我們來看看過度學習效應的分析。

宋朝有個叫陳饒姿(康肅公)的人,十分擅長射箭。他能夠在百步開外射中楊樹的葉子,這樣的射技舉世無雙,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比得上,陳饒姿對自己的本領很是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