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學生自我指導(4)(2 / 3)

艾賓浩斯的“過度學習”實際上是“適度緊張學習”。要防止“報酬遞減”就應該做到:當學習鞏固到不再出現錯誤的水平時,就可以停止。假如此時再要求自己進行精力投入,那麼學習效果將會下降,掌握能力將發生遞減,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時間越長,越學習不進去。

過度學習而適得其反

雖然社會各界對暑期補習班的批評越來越多,但仍有許多家長從心理上不願意放棄針對學生的各種暑期補習班、輔導班。針對這種現象,有關專家提醒,家長要及時扭轉這種不當心理。因為過度學習容易適得其反,要把假期真正還給學生。

家住蘭州的一位學生家長彭先生正考慮暑假裏為上小學5年級的女兒報什麼樣的暑期班。他說:“暑假時間這麼長,不能都用來玩。別人的學生在假期裏也都報這樣那樣的班,等假期結束時,多少總能學點東西吧。”

彭先生的觀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長的態度,他們認為,隻要學生在學習,就肯定能學到東西,取得成效。

彭先生的女兒小彭可不這麼看:“最近幾個暑假我都是報班補習,感覺壓力尤其大。”小彭說自己即使是坐在了補習班的教室裏,心思也沒在學習上。尤其是一些同學打電話來說他們玩得多好多好的時候,心裏對學習的排斥情緒就更加強烈。

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楊所長說,這是典型的因為家長的學習壓迫造成學生逆反心理的情況。他介紹,逼迫學生在假期進行學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後,學生需要一個調整的時期釋放壓力,重新積蓄對學習的興趣。在這個調整期裏應該盡量避免學生非主動的學習。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彭德華提醒,家長應該早日認識到學習的規律,不要一廂情願地逼學生在假期裏學習,把假期真正還給學生。她說,一個真正屬於學生的暑假應該是沒有學習壓力、親近社會、親近自然的假期。

注意避免學習疲勞

期中考試剛剛過去,許多孩子感覺格外疲憊:大腦反應遲鈍,注意力分散,思維滯緩,情緒沮喪或煩躁,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學習效率低下。這是因為大家長時間“泡”在學習裏,引發了學習疲勞。

學習疲勞是許多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形成原因是長時間不間斷地學習:長期超負荷用腦,長時間學習負擔過重,使大腦超負荷運轉,會導致大腦疲勞;學習方式不當,不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長時間地學習或複習同一門功課,做同一類型的試題,易引起疲勞的產生;缺乏學習興趣,對某一學科無興趣,出於無奈強迫自己去學,時間一長便會產生疲倦,繼而出現頭昏腦漲、注意力渙散的現象;不良情緒與複雜的內心在波動,生活與學習中一些重大事故易造成心理的失調與不良情緒,容易引起學習疲勞。

出現學習疲勞這一問題時,同學們必須進行心理的自我調節,消除緊張和壓力,達到充分的自我放鬆。

(1)減少學習時間。不考慮身體與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著自己長時間學習是不可取的。

(2)預防疲勞,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

(3)經常休息。為了避免在課堂上因困倦而睡覺,可以在其他時間睡上一覺。例如,午飯後睡10~20分鍾,可以預防下午頻繁出現的疲勞;晚飯後再睡10~20分鍾,可以使整個晚上的學習時間延長,且效率提高。

(4)學會精神愉快地去學習。帶著憂慮、煩惱,愁容滿麵地去學習,再簡單的學習內容也會迅速使人疲倦。假如能將學習當成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帶著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麵對學習,即使學習內容很多,難度很大,也不會那麼快就感到疲勞。

你是否學習疲勞?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疲勞和疲勞的程度呢?下麵提供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

1.早上起來就感到身心難受不對勁、沒睡飽;

2.假如你騎車上學,感到騎車沒力氣;

3.上樓梯容易絆倒;

4.不願與教師或同學見麵、交談;

5.寫起作文不順利;

6.說話聲音細小,連不成句;

7.對別人的談話不關心;

8.不知不覺就用兩手托著下巴靠在桌子上;

9.總想大量喝茶、咖啡等提神的飲料;

10.不想吃油膩的東西;

11.飯菜中非常喜歡加上香料調料;

12.總覺得手發僵發硬;

13.眼睛總像睜不開似的;

14.哈欠打個不停;

15.連朋友的電話號碼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