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學生自我指導(5)(2 / 2)

掌握用腦科學

大腦使用的原理如下:

(1)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半球,左半球負責數、理、化等邏輯方麵知識;右半球則負責繪畫、音樂等創造性方麵的內容。

(2)大腦皮層上還細分為聽覺區、視覺區、寫作區等各個語言中樞。

(3)必需的心理活動總是發生在大腦的某個特定部位,而與此無關的皮層區域則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當某一種單一活動強度過大或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該區域皮層疲勞。

如何科學用腦?

考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變換學習的內容或使內容豐富化。應避免單科學習時間過長,要使各科交叉安排複習。這樣能夠使大腦皮層各區域輪換休息。

如何預防疲勞

1.學會休息

休息可分為安靜休息、活動休息和交替休息。①安靜休息是指睡眠和閉目養神。②活動休息也稱積極性休息,如散步、打球和輕微的體力勞動等,也可以與他人聊天。③交替式休息是指將各種不同性質的學科交叉在一起來學習,如文、理穿插複習,這樣,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不僅不會疲勞,而且還會有相互促進的作用。

2.合理安排學習內容

考生把每天要複習的內容按難易程度有意穿插開,複習一些有難度的內容,接著複習些相對容易的內容。

3.改善學習環境

考生在選擇環境時,光線不能妨礙視力,學習場所要安靜、整潔,桌椅要舒適等。

4.合理的營養調配

在《如何科學安排考生的飲食》中已經講過,這裏不再介紹。

5.音樂療法

在消除疲勞過程中,情緒因素很重要。積極向上、樂觀、愉快的情緒能加速消除疲勞。優美的音樂能振奮考生情緒,產生輕鬆愉快的感覺。考生在學習間隙或學習之後,能夠通過聽音樂來達到消除疲勞的目的。然而,所聽音樂必須是沒有歌詞的。音樂中如果有文字的話,文字信息將進入大腦,影響大腦的休息。另外要注意的是,考生在聽音樂時,不能邊聽邊想其他的事,必須陶醉於音樂中,這樣才能完全放鬆,使疲勞得到徹底的消除。

疲勞的消除

消除疲勞能夠有效地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青少年朋友不妨試試下麵的疲勞消除法。

1.單側體操法

因為人腦左右兩半球在功能上顯著不同,考生在學習時,通常左半球的生理負荷要比右半球重。科學研究證明,單側半側的體操鍛煉能夠消除對側半球的疲勞。具體方法:

①站立並目視前方,右手緊握拳,右腕用力,屈臂,慢慢上舉到最大限度,還原,重複8次;

②右腿伸直上舉,然後倒向右側,但不能挨地,還原重複8次;

③右臂向右側平舉後再上舉,頭不能動,然後左臂上舉,平舉還原,重複8次;

④翹起腳尖,像俯臥撐那樣用腕和腳尖支撐,重複8次。

2.疲勞防治操

因為考生複習過程中最普遍的姿勢是坐姿,因為身體前傾,呼吸較淺,肺活量減少,物質代謝功能也隨之下降,從而形成疲勞。考生假如做一下疲勞防治操,則能夠在短時間內消除疲勞。具體方法:

①做些挺胸直背的動作,同時用手臂繞圈;

②身體後屈,伸腿、臂,伸直用力擺幾次;

③慢慢地做幾次頭繞圈的動作,然後輕輕按摩頸肌、肩胛肌;

④深吸氣,然後慢慢地呼氣;

⑤兩手臂下垂,做幾次手的動作,鬆緊手指,兩手腕放鬆抖動;

⑥離開座位,走動走動。

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

對於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中要注意:

(1)好學深思。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性格爽朗、倔強,考試不怯場,對事物能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遇到問題敢於向別人請教,這些都是對學習十分有利的性格特點。不過,因為這類學生自信自己“領會得快”,因此對待問題往往不求甚解,即便請教別人也不認真傾聽對方的回答,往往別人話還沒說完,他就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實際上也未見得真正“明白”。因此,要要求這樣的學生養成好學深思的習慣,防止遇到問題“淺嚐輒止”或“繞道走”的不良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