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因為厭學生常常被遺忘,要想使他們在短期內由後進變先進不大可能。它是一個過程,隻要我們多接觸他們、了解他們,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他們講清道理,注意他們一點點的變化,用愛心、用真情去感化他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會改變的。
2.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嚴師出高徒,是的。然而凡事都得講個度,任何事物變化都有一個過程。因此,對厭學生的改造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更何況是一個中學生。對於厭學生首先得給他們分分類,看看他們屬於哪一類,是智力低的還是智力高的,隻有弄清病根才能對症下藥。
3.挖掘閃光點,增強學生自信心
人人都有優點,如同人人都有缺點一樣。再好的學生都有缺點,再差的學生也有優點。在班級多開展一些活動,以便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這樣可以讓厭學生展現自己閃光點,還可以受到別人的尊重。
4.寬容
厭學生往往缺點比較多,而且有些毛病是在較長時間裏養成而變為習慣的,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改掉所有的缺點,那是很不容易的。對厭學生要求過高,欲速則不達,有時還會讓他走向反麵。所以,老師對厭學生有時必須采取寬容的態度,這對教育轉化工作是大有裨益的。寬容,不是對厭學生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而是對其思想反複的理解和信任。
總之,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克服主觀上的“暈輪效應”,用我們誠摯的心,真誠的愛,去善待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麵發展。
籃球改變一個孩子
某教師回憶他在新生報到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教室最後一排那個男學生,他頭發特長,上身穿著印有籃球隊字樣的紅背心,下身穿肥大的牛仔褲。憑經驗,他就知道這同學應該屬於難管理的厭學的學生。
果然不出所料,從家長那兒得到的“情報”,該同學一直沒有較好的表現,到了初中就已經有了厭學情緒,一天到晚隻知道打籃球,無論家長怎麼勸說都沒有作用,結果他中考落榜了。但為了學生將來能有一個好前途,苦心的家長還是花了許多錢選擇了這個學校。得知這些,教師馬上就想到了處理問題的突破口。
開學不久先是嚴格的軍訓,軍訓期間有全年級籃球賽,該老師於是決定先在班級成立一個籃球隊,因為該同學的籃球打得的確不錯,因此在教師“故意”的提議下,同學們一致同意他當選籃球隊長。最終,班級在他的領導下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就在軍訓結束送走教官的那天晚上,師生二人促膝談心。教師首先祝賀該同學能獲得軍訓積極分子的榮譽稱號,說自己已經看到了一個積極向上,吃苦肯幹而且很有組織能力的好學生。馬上也就是將正式開學了,教師更希望他能在學習上加把勁,成為一個各方麵都有進步的學生!
該同學非常感激地點點頭。教師於是趁熱打鐵,與該同學約法三章,要求他每天能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要求他每一次測驗都必須有進步,否則終止他的籃球隊長職務,直到下一次有了進步為止。
盡管後來在“師生鬥法”的具體的施行過程中,教師也遇到了一些不太順利的情況,但就這樣,該同學逐漸改掉了以前的許多不良習慣,開始認真學習,到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基本上各科成績都能達到班級平均分了。高二分班,該同學去了其他班,但總還能不時聽到到他進步的消息。高考前夕,他因籃球水平特長突出而被某高校提前錄取。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就是“要用心靈去塑造心靈”。要改變一個學生的厭學情緒和不良行為,是一個細致的工程,不能光靠簡單的高壓政策,我們應該將愛滲透到對學生的了解中去,因勢利導,在交融中幫助他們認識自我,改進自我,完善自我。沒有想到,這小小的籃球就能改變了這學生的一生!
作文評級的妙用
有一位語文教師剛接該班時,班上絕大多數學生都害怕寫作。作文課的時候,幾乎無人主動發言,死氣沉沉;學生作文的內容千篇一律,情節平平淡淡,語言幹幹癟癟,十分乏味情感嚴重缺失。
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們不僅寫作熱情高漲,課堂氣氛熱烈,而且很多學生已經把寫作當作表達心聲的途徑,當作一種樂趣,甚至還自發組建了一個晨露文學社,創辦了《晨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