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房,先生教學生讀《論語》,把“曾子曰”讀作“曹子日”,“卿大夫”念作“鄉大夫”。東家說:“又是兩個白字,三石穀子全罰光,隻剩夥食費四千錢。”
另一天,先生又把“季庚子”讀作“李麻子”,“王日叟”念作“王四嫂”。東家說:“又是兩個白字句,全年夥食費四千,全部扣掉。”
於是先生作詩調侃此事道:“三石租穀苦教徒,先被泰山石取乎。一石輸在‘曹子日’,一石送與‘鄉大夫’。”接著又詠歎道:“四千夥食不為少,可惜四季全扣了。二千贈給李麻子,二千送給王四嫂。”這位教書先生雖然屢犯錯誤,讀白字成了家常便飯。難得的是,他懂得幽默,利用幽默給生活增添色彩,用笑聲衝刷掉不如意在生活中的留下的痕跡。所以,他依舊生活得悠然自得,不會因此耿耿於懷。
是的,生活中總會遇到些不如意,但我們隻要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幽默地審視生活,便會很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失戀了,你可以幽默地安慰自己:失去的隻是一朵花,而整個春天還是自己的;晚上走夜路遭遇搶劫,“奉獻”了200元,你很惱火,可以幽默地說謝天謝地,幸虧隻是要了錢沒要命;生意剛剛虧了一筆,可以幽默地說沒關係,有賺有賠才叫生意!吃一塹長一智嘛!睡一覺,明天的太陽照樣升起……
實際上,不光是當生活遭遇困境的時候,在其他時刻,我們也可以把幽默當做生活的調味劑,讓本來貧乏的生活有滋有味,讓本已有味的生活味道更加濃烈。一個人去看病。他對醫生說:“大夫,我的肚子疼極了。”
“你昨天吃什麼東西了?”大夫問。
“不熟的果子。”病人回答。
“那就給你開點眼藥吧?”
“幹嗎要治眼睛呢?”
“使你以後在吃東西之前先能把東西看清楚。”“比海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無論生活如何將你壓縮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裏,但思維的空間是不受限製的,幽默的情懷是沒有藩籬的,無比寬廣,任你馳騁,來去自如。學會幽默,把幽默當做生活的調味劑,你就會活得更加瀟灑,更加幸福。讓我們細細地品味一下史蒂芬斯的名言:“世俗生活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幽默感。”
無幽默不成人生
幽默是一種滋養人生的養料。它產生在人們的愛與被愛的基礎上,是人們改善自己和麵對生活困境時而產生的一種需要。
在真正的幽默中活躍著被崇高的、美好的願望所喚起的熾熱的愛情、快樂、激情、鑽研精神、堅持鬥爭的毅力和憤怒,對醜陋事物和反動勢力的鄙視。真正的幽默要求感情豐富,思想明確,思維敏捷。大臣托馬斯·英呂斯在絞刑架下對一個目擊者說:“請幫我一把,扶我上去,我不會請求你幫助我下來的。”在這裏,幽默不僅是一種生活的風格,不僅是人在種種苦惱麵前所采取的一種明智的態度,而且又是一種絕望的禮儀。克雷洛夫長得很胖,又愛穿黑衣服。一次,一位貴族看到他在散步,便衝著他大叫:“你看,來了一朵烏雲!”
“怪不得蛤蟆開始叫了!”克雷洛夫看著臃腫的貴族叫道。幽默有時會給人一些苦味,之後思之又感到苦中有甜,有時哈哈笑,有時啼笑皆非,在苦樂之後又回味到某種寓意,進而給人以啟發和感觸。
真正的幽默多出於熱情而少出於理智。幽默並非鄙夷,其真義在於愛;它不是出現在哄笑裏,而是出現在安詳的微笑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