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靠幽默鋪出美好人生之路(3)(1 / 2)

幽默推動創造力

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作為人既有適應它的一麵,也有改造它的一麵,不論這個世界是好還是壞,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它而存在,我們不能自己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對於自己,我們既不應該目空一切,也不應該自卑自怨,而應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弱點,更看重自己的潛力。人們活著的中心命題是:如何在這個既成的紛繁世界中,使自己的生命散發出更多的火花。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說過:“那些理解所有崇高、高貴以及合乎道德的事物的全部偉大和全部價值的人,對幽默都懷有好感,他們為了能夠熱愛這些東西而感受到鼓舞。他們感到本身也有許多高貴品性、許多智慧、真正的人的尊嚴,因此他們尊敬自己,愛自己。但是要成為一個愛好幽默的人,這卻還很不夠。凡是愛好幽默的人,凡是天性委婉、容易激動同時又善於觀察、公正不阿的人,在他們的目光下,隨便什麼瑣碎、寒磣、渺小、卑微的東西都是無法隱遁的。一個愛好幽默的人既然認識自己的內在價值,他就十分深刻地看到在他的處境中、在他的外表上,在他的性格裏的一切渺小、無益、可笑、卑微的東西。”

幽默的人,能從人類偉大之處發現渺小,能從社會的圓周之處發現殘缺,從悲劇中看出喜劇,是對人世間如煙世事的大徹大悟和大智大勇。富蘭克林在法國時,常去和一位年老的波旁王朝的女公爵下象棋。一次富蘭克林將了她的軍,吃掉了她的王。女公爵抗議說:“我們不能這樣吃掉‘王’。”

“在美國,我們就是這樣對付國王的。”富蘭克林這樣回答她。富蘭克林從幽默中發揮出了無窮的活力,獲得了輝煌的成功。他不僅是政治家、外交家,還是作家、印刷業者、出版者、編輯、科學家、發明家、將軍、大使和哲學家。可誰能想到,當時富蘭克林的嶽母卻唯恐他養不起她的女兒;當他開了一家印刷店,當時美國已有了兩家,他的嶽母卻擔心這個國家不再需要第三家。有一次,一個可愛而多話的女人在宴會得到機會接近留聲機的發明者愛迪生。她喋喋不休地說了10分鍾,如何慶幸能見到一個如此偉大的人物之類的恭維話,又問到:“告訴我,親愛的愛迪生,你真的是第一個發明會說話的機器的人嗎?”

“老天!”愛迪生答道,“第一個會說話的機器是用亞當筋骨在伊甸園裏製成,我所發明的是一種可以關閉的說話機器!”幽默給了愛迪生以無窮的活力,以至於他一生取得了1093種發明的專利權,進而成了聞名遐邇、舉世皆知的發明大王。如果愛迪生不能對任何事情都作趣味觀,並以輕鬆的態度來看自己,那他又怎麼能有充分的活力、有無窮的樂趣來完成他偉大的業績呢?恐怕糾纏於瑣事凡屑之中而不能脫身了吧?!

緊張憂慮,對事情沒有把握的人,是用規則和條例來鋪設通往成功的道路;他們也可能握有權力來控製別人,但是,在達到有意義的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卻很可能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他們把橡皮筋和回形針以最有條理的方式來存放,他們很少能從自己為自己劃定的圈子裏跳出來。而創新思想就是鋪設成功之路的必需基石,幽默的應用,又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使人免於困惑,並能發展人的激勵他人的能力。

雖然,創新能激發一個人在他生活和事業各方麵的成就,但是,什麼才算是創新,如何才能創新,卻又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如果我們念念不忘,在一開始就想要牢牢地抓住這個法寶,這樣很可能就會徒勞無效。

幽默,也隻有幽默,將現實與幻想混雜在一起,超然於日常的現實態度與理性的邏輯方法的局限之外。賦予周圍的事物以神奇、新穎以及不存在的虛幻意義,並使之在一種異乎尋常、稍縱即逝、但卻完整無缺的超感覺麵前顯得異常可笑。幽默使人離開熟悉的環境,使人驚奇不已,並將事物作意外的對照比較,它擾亂了我們的習慣,把思想解放出來,進而有所創新。法拉第發明的發電機超越其他人的成就甚多,而這一部發電機也堪稱現代科技之父;但是,在法拉第的時代,有的人卻不明白他的發明有多麼重要。

有一個瞧不起法拉第的人這樣問:“發電機有什麼用?”

法拉第以充滿幽默力量的口吻回答道:“嬰兒有什麼作用?”

同樣,法拉第對知識的興趣使那些滿腦子實際的人不解。英國的政治家格廉·格拉德斯通認為法拉第的實驗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問他:“這項發明有什麼用?”法拉第反駁道:“為什麼要有實用價值?否則,你不是又要征稅嗎?”創造力,由於幽默力量的推動,能使我們更有彈性去處理工作,而彈性也能促進我們的成功所必備的“給予”和“獲得的態度”。這樣,我們也就能使別人接受我們和我們的領導,我們的見解。當我們幽默地說:“我不覺得自己有多麼重要,但是,我對自己創造性的成就充滿自信”。這樣,就相對容易地使得別人接納我們自己。糖果店裏有一位職員,向她買東西的顧客很多,總是排成很長的隊,而其他的職員都閑得無聊,沒有顧客光顧。於是,店老板問她:“你到底有什麼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