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靠幽默鋪出美好人生之路(3)(2 / 2)

“很簡單,”她回答說,“別的店員都是一下舀起一磅多的糖果,然後在稱的時候,又拿掉許多。而我總是舀起不到一磅的糖果,然後再把它增加到一磅。”這位職員運用幽默力量來顯示自己走向成功的自我形象,很恰當地體現了她別具一格的創意,及其成功的秘訣。

現代生活中,尤其是現代都市生活中,緊張、高節奏的運作,往往使人機械化,而幽默能幫助你打破常規,享受創造的快樂。這種開拓性的創造性思維,往往要突破固有的邏輯關係,有時甚至顯得荒誕不經。而使人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找到新的創造契機的正是幽默這股神秘的力量,但幽默本身並不一定是一種創造。

費爾德曾經說過:“如果你在一開始不成功,那就一試再試,然後再放棄。畢竟,沒有必要做個不要命的傻瓜。”現代生活體現的是一種輕鬆、和諧與愉快;在現代生活中企求事業有成的方式也要體現出這種愉快、和諧的豁朗。現代生活中的功成名就並不排除艱苦的努力,但是這種努力,並不指嘔心瀝血、頭懸梁、錐刺股,這樣就違背了現代生活的藝術性;這種努力,不是在強烈的功利性驅使下而為的,也不是為了追名奪利,而是自身價值的一種藝術地體現。比如羅斯福所說的:“我隻是個普通人,但是,我的確比普通人更加倍努力。”

現代生活的藝術,現代生活中事業有成的藝術,就是作為一名平凡的普通人而付出的那一份並不普通也不奇異絕俗、感震古今的努力。

幽默並非一味荒唐,既沒有道學氣味,也沒有小醜氣味,而是莊與諧並出,自自然然、輕輕鬆鬆暢談人生,而不覺其矯揉造作。幽默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對生活的洞察;其中既有成功的含蓄的喜悅,亦有失敗的委婉的傷悲;而擁有了幽默,擁有了這種智慧,勝亦輝煌,敗也猶榮。一般而言,擁有了這種生活的智慧,擁有了這種生活的藝術,便也就擁有了事業有成的巨大推動力。

外鬆內緊易成功

幽默如同一紙精美的信箋,在傳情達意的同時也表白著幽默者的內在品質,堅信失敗是成功之母;幽默的人執著堅強,不會輕易為心靈蒙上灰色的迷惘,即使麵臨難以承受的挫折哀傷,仍會坦然地用執著裹住淚水,在信念的道路上輕舞飛揚;幽默的人善於掩飾甚至忘卻內心的痛楚,愈挫愈奮,越戰越勇,這不是天性的驕傲,也不是無謂的癡狂,而是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堅強。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就是這樣一位披著幽默的外衣而執著的人。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愛迪生僅試驗燈絲的材料就先後失敗了1200次,總是找不到一種能耐高溫又經久耐用的好金屬。這時有朋友問說:“你已經失敗1200次了,還要試下去嗎?”

愛迪生幽默地答道:“不。我並沒有失敗。我隻是發現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從愛迪生幽默的回答中,我們能品出他在經曆一次次失敗之餘的辛酸,然而讓我們銘記在心的卻是潛藏在他幽默話語背後的執著。正是憑借這種執著的人生態度,愛迪生總能笑看失敗,笑看人生,從絕境中尋找希望,在挫折中默默前行。也正是憑借這份執著,他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執著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因為執著,愚公雖老邁年高仍能移山;因為執著,精衛填海年複一年;因為執著,勾踐漂泊異鄉仍不忘臥薪嚐膽……然而,同樣的執著,人們向外界傳遞的方式卻多種多樣:或任人評說我自獨行,或急於向世人剖析自己……真正的智者則是外鬆內緊的,借助幽默語言的外衣,裹住執著的信念,一步步堅實地走向成功。為完成《人間喜劇》這部巨著,巴爾紮克付出了自己畢生的心血,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這種拚搏勁頭,使他形成了一種生活規律:要是不起草,就打腹稿,而當他既不起草又不構思的時候,就校改清樣。他常說:“這就是我的生活,不這樣就有生病的感覺。”

有人追問:“你這麼執著地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幽默地回答:“據說上帝創造世界時用了六天,第七天才休息,我呢?自然要比他更忙些,才能夠寫完人間眾生相啊!”從巴爾紮克的話語中,我們同樣能領略到愛迪生般的執著,能領略到愛迪生式的幽默。正所謂成功的人有共同的基因,巴爾紮克正是憑借執著和幽默的人生態度,完成了讓世人歎服的鴻篇巨製,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其實,在我們的骨子裏,何嚐沒有這些優秀的基因呢?就看你什麼時候把它們發掘出來了!

幽默力量是屬於你自己的,是你和你在人生中所演的角色所擁有的。這種力量能使人解脫,它使我們自由自在地表現我們自己,表達我們的想法,並表露我們的感受。人們憑借振奮的能源,而得以自由地去冒險,願意並能夠表現不平凡的作為,創造有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