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現學現用幽默技巧36法(1)(3 / 3)

反戈一擊法

這是攻擊性比較強的幽默,也是經常使用的幽默技巧,而且常用於比較親近的人之間。越是親近,越可攻擊。但這純粹是戲謔而已,並不解決實際問題。

在人際交往中,真正攻擊性的幽默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純調笑性的往往居多;但即使純調笑性的幽默,往往也帶著假定的虛幻的攻擊性。日常生活中的開玩笑、取綽號,都屬此列。

攻擊性更強烈的幽默,可以稱之戲謔性幽默,這種幽默的親切感也更強些——越是親近,越可攻擊;越是疏遠,越要彬彬有禮。深夜有人敲醫生的大門。來人請醫生趕快出診。醫生很不願意從被窩裏出來,隨口說:“他得了什麼病?”來人說:“他吞下了一隻大老鼠,現在痛不欲生。”醫生這時不得不起來了,但仍然說:“那好辦,去叫他再吞一隻貓就是了。”這樣說了,如果醫生又躺下去了,不想救病人於水火之中,就不是醫生本人的幽默,而是對醫生的諷刺了。如果醫生把來人逗笑以後,看到他神經放鬆了,拍拍他的肩膀說:“走吧,咱們一起去找一隻胃口好的貓吧!”幽默的戲謔性就立即被來者領會了。

幽默有許多奇妙的優點,但是也有一個不可克服的缺點,那就是它隻能緩解心理上的緊張,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甚至不能解決智力上的難題。這種局限在戲謔性幽默中尤其明顯。如果戲謔性幽默用在陌生人中間,不輔以切實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很可能會導致誤會。比如,我們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場景:旅客:“到火車站要多少錢?”

出租汽車司機:“先生,20美元。”

旅客:“我的行李該多少錢?”

司機:“免費。”

旅客:“好吧,請你把我的行李載到火車站,我自己走路去好了。”這就是接過對方的話頭,好像是要向對方屈服,但又忽然一個對轉,順勢而攻,把對方本不想接受的結論用演繹的邏輯硬塞給他。

幽默貴在收斂攻擊的鋒芒,這是指一般的情況而言;在特殊情況下,就不然了。尤其是在極其卑劣的事和人麵前,或者外來的攻擊忍無可忍之時,過分輕鬆的調笑,不但顯得軟弱無能,缺乏正義感,而且會導致對方更囂張地進行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再不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就會喪失人格了。這時的攻擊鋒芒,不但不可鈍化,而且應該銳化。越是銳化,越是淋漓盡致,越有現場效果。而現場效果最強的方法則是反戈一擊法。詩人拜倫在泰晤士河岸散步時,看到一個落水的富翁被一個窮人冒著生命危險救上岸,然而吝嗇的富翁隻給了這個窮人一個便士作為酬謝。

聚集在岸邊圍觀的人們非常氣憤,叫嚷著要把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拋到河裏去。這時,拜倫阻止他們說:“把他放下吧,他自己清楚他價值幾何。”拜倫的幽默是很有戲劇性的,表麵上他扭轉了眾人的憤激,實質上他比眾人更加蔑視這個為富不仁的家夥。拜倫幽默的妙處在於對於富人的吝嗇作出了特殊的解釋,把給別人報酬之低轉化為對自己生命價值的低估。

幽默的攻擊性在這裏恰如其分,幽默感並未因攻擊性之強烈而遜色,這得力於拜倫的不動聲色,而且貌似溫和,實質上則是綿裏藏針。

在這種情況下,針對這樣的不義之人,如果僅用調笑性幽默就嫌分量不夠了。

在反戈一擊時,要善於抓住對方的一句話、一個比喻、一個結論,然後把它倒過來去針對對方,把他本不想說的荒謬的話、不願接受的結論用演繹的邏輯硬塞給他,叫他推辭不得,叫苦不迭,無可奈何。德國大詩人海涅是猶太人,常遭到無理攻擊。

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說:“我發現了一個小島,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