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現學現用幽默技巧36法(5)(2 / 3)

傭人不解地問:“為什麼?”

“因為我在土豆裏放了砒霜,想用它毒老鼠。”

傭人頓時麵如土色,連忙承認自己吃了土豆。

拉封丹笑笑,對她解釋:“放心吧,我不過是想讓你說真話罷了!”如果拉封丹果真在土豆裏放了砒霜,那這個故事就不好笑了。這個故事的幽默之處就在於拉封丹運用了請君入甕的方法,誘使傭人說出真話,承認錯誤。運用這種幽默技巧還可以在特殊情況下給自己留有餘地,使事情進行得更加順暢。羅斯福任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服役。一天,一位朋友向他問及一個秘密行動計劃,羅斯福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你能保守機密嗎?”

“當然能!”朋友保證。

羅斯福微笑告訴他:“我也能。”這裏羅斯福故弄玄虛,巧妙地為友人設下圈套,為自己解脫困境,即使朋友發覺上了當,心中也明白這是善意的欺騙,這種幽默反而能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請君入甕的幽默技巧能夠體現出一個人高超的智慧。這種幽默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施用此術的人總是能在與對手的較量中占據主動,先發製人。從一開始,就穩固地占據主動地位,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總是跟著他走,這樣,最後的一擊才會顯得幽默有力和富有戲劇性。

聲東擊西法

聲東擊西法,是指目標在西而先假意向東,出其不意地給對手一擊。它實際上是一種含蓄迂回的幽默技巧。斯克爾頓是位著名詩人。一次,他去赴宴,酒喝多了回不了寓所。於是,他住進了一家小客店。半夜,他渴得厲害,大喊夥計要水。但沒人應他,他又喊自己的馬夫,馬夫也不在。“怎麼辦呢?這樣下去可不行!”他靈機一動,大喊道,“救火啊!救火啊!”頓時,全店亂成一團,所有的人都起來了。他繼續喊,不一會兒馬夫和夥計便拿著蠟燭衝了進來:“火在哪裏,怎麼看不到呢?”“在這,”斯克爾頓指著自己的喉嚨,“火在這裏麵,快給我端水來,澆滅它!”聲東擊西幽默術宛如武俠小說中的虛晃一招,二者都是利用對方對外界事物的第一反應做文章,以自己意圖之外的東西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人防範或拒絕,再以實際的意圖“攻”對方一個措手不及,隻不過一是為了產生幽默,一是為了在交手中獲勝。

聲東擊西幽默術很有些“兵不厭詐”的意味,它利用人們的預期心理,“指”向“東”方,當人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時,忽然又反打“西方”,這樣在“東”“西”的一反一複中,不和諧的因素產生,幽默的醞釀也就成熟了。

因為聲東擊西幽默術含有欺詐的成分在內,這固然能“騙”住對方,從而產生幽默,但若經常玩這種詭詐的把戲,別人就不會認為這是幽默,反而要懷疑你的人品了。這樣,幽默的目的沒有達到,還失信於人,實在是得不償失。因而我們不能把聲東擊西法當成法寶,不厭其煩地搬出來使用,而應當適度掌握分寸,不然牧羊小孩那“狼來了”的悲劇說不定就會重演。

東拚西湊法

東拚西湊法,就是把兩個以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截然不同的內容、互不相關甚至互相矛盾的概念硬湊合並列在一起,以造成正反跌宕、不倫不類、滑稽可笑的效果的一種幽默構成方法。它的幽默構成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故意違背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把不同類別的諸種事物任意無序地組合在一起。

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按照正確而正常的邏輯思維、談話,一旦在某個特定情境中聽見或發現這種違反邏輯的矛盾及不和諧的並列,便會在出人意料的句序中發出會意的微笑,幽默、滑稽、諷刺、調侃、詼諧便由此誕生了。

東拚西湊式的幽默,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應用的廣泛性和操作的簡便性。運用東拉西扯可以創造一種幽默氛圍,調解交際情趣。你想調侃自己,不妨這麼說:“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托爾斯泰、高爾基和魯迅,我就是最好的作家了。”

如果你想調侃一下別人,你就可以這麼說:“喂,我這一生最佩服的就是希特勒、高俅、秦檜和老兄你了!”把眾所周知的幾個名聲不好的人物與你要貶抑的對象扯在一起,自然而然便把他也放到了一個名聲不好的境地,他會在又氣又笑中真的佩服你的幽默與機智。

運用東拚西湊的技法時要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若拚湊起來的各方沒有意義上的關聯,也應有句式的統一,即指字麵上的部分類同,而意義上的似是而非。

二是各方麵雖是拚湊起來的,但細推敲應有意義上的關聯性。運用這種方式要注意同屬概念、事物間的本質差異,差異越大,對映襯的效果就會愈加鮮明,收到的幽默趣味也就愈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