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運用此法最關鍵是要把握好個度,在種屬不同的前提下找準與該種屬相類似的“插入詞”,要求是種屬概念截然不同,字麵形式極其相似。
返還矛盾法
幽默不難,但適當地把握尺度,使得反擊十分巧妙,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接過對方侮辱性的話語故弄個玄虛,突然一轉,擊中對方,這樣的幽默由於突然的對轉就帶上了戲劇性。一家大旅店,旅客看到牆上有臭蟲,就打電話把老板叫來。機靈的老板對牆上望了一眼說道:“您隻要仔細看看,就能發現這臭蟲是早就死了的!”
第二天早晨,旅客又把老板找來:“我要再談談臭蟲的事情。”
“您明明知道這隻臭蟲早就死了。”
“不錯,是死了。不過您可知道,昨天夜裏是為死者開盛大的追悼會,它的親屬們都來飽飽地吃了一頓!”用幽默的語言,用藝術的推理方式還擊,比直接還擊要含蓄得多。正因為含蓄,才可以把自己尖銳的意見包含在其中。而這些字眼又是從對方口中接過來,以邏輯的方法回敬過去,對方因此就無法再反擊,除了認錯,別無他法。
返還矛盾的規律要點是等量回敬。如果對方的攻擊是侮辱性的,則還擊也是侮辱性的;如果對方的攻擊是調笑性的,還擊的幽默語言同樣也是調笑性的。某人家裏有客人,主人問客人:“您在咖啡裏放幾羹匙白糖?”
客人開玩笑地說:“在自己家裏時放一羹匙,在別人家裏作客時放四羹匙。”
主人忙說:“嗯!嗯!請別客氣,那您就像在自己家裏時一樣好了。”客人的玩笑無失禮處,主人的還擊也沒有絲毫惡意。順勢而攻,借題發揮,同樣是玩笑而已。
家庭生活要溫馨、和諧、幸福,做到這一點,家庭中成員之間就需要有較平衡的心理關係。然而這不是很容易的事,常會產生家庭心理平衡偏差。因此,調節失衡心理偏差,對解決家庭不和有決定性作用。
衝突難免,要學會尋找調節之法。一般方法,很難跳出自我的圈子,一味想顧全自己,結果是適得其反。而返還矛盾則是有效的調節方法之一,其特點是能使對方被自己的攻擊語言和行為套住手腳,自感理虧而心服。
拐彎抹角、曲折暗示是另一種幽默的藝術形式。
通常,幽默避免直截了當地表達,直抒胸臆是抒情的效果,而不是幽默的效果。一般來說幽默都以間接暗示,誘使對方頓悟為上。如有隱衷,拐彎抹角道出比一吐無餘更有韻味。
也許你覺得對某種不可改變的事情不滿意從而感到困窘。如果你直接把它表達出來,這並不能顯示你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你能用曲折暗示的方式,說明你對困窘似乎采取無所謂的態度,那你就是一個懂得幽默藝術的人。
社交場合中難免會發生衝突,由於某種原因,你必須對朋友當場提出批評時,不妨采取曲折暗示的方法,這樣既能表達你的意見,又能避免短兵相接,激化矛盾。
以謬還謬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荒謬古怪的人和事,要麼是對方故意難為你,要麼是對方無意冒犯你。如果對此針鋒相對,拍案而起,總覺有失風度,因此不妨運用以謬還謬的方法,讓對方去體會他自己要求的不妥之處。19世紀末,科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來信者說他胸中殘留著一顆子彈,須用X射線治療。他請科學家寄一些x射線和一份怎樣使用X射線的說明書給他。倫琴提筆回信:“請把你的胸腔寄來吧!”X射線是絕對不可能郵寄的,如果科學家直接指出這個人的無知,也未嚐不可,但就沒有幽默情趣。這位科學家避開了正麵交鋒,采用了以謬還謬的方法,讓對方領悟到自己要求的荒謬。
下麵這位荒謬者更令人頭疼,編輯的幽默當屬妙絕。某刊物的編輯,在讀完一位作者的兩篇來稿後,發現幾行簡短的附言:
“我將在收到退稿的當天夜裏,站在本市最高的建築物上,把退稿撕成碎片,隨風飄散,然後,我就雙眼一閉——好好地想一想。”
麵對這位作者荒謬的來信,編輯回複:“大作已拜讀,經研究決定,退你一篇,留下一篇。這樣你在今夜站在高層建築物上,好好想想時,隻要閉上一隻眼睛就夠了!”兩人幽來默去,假裏藏真,頗有一番嚼頭。麵對作者的荒謬要求,編輯用心良苦,以荒謬回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