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毅的應答不卑不亢,十分得體,既堅持原則,又有靈活性,從而保全了國家的尊嚴,不辱君命。
疲勞攻心術
【心理戰術】
人的精神和身體處在正常狀態時,判斷力很強;反之,判斷力和思考力就很弱,反應也變得遲緩,批評審查的情緒很低。所以有時雖然不大讚同,也草草地通過了,可見,為了交涉的成功,做結論的時候,最好在黃昏,趁對方疲勞不堪的時候,乘虛而入。
【經典案例】
疲勞時表決
在大學研討會上,經常為某個問題討論很久,雖然還沒到做結論的關頭,不少老教授已明顯露出疲勞神態,這時,主席要是說:“那麼到此為止,我們下麵表決。”很多人一定不約而同地顯得很高興,某些本來很難定論的複雜問題,也可能輕易地得到同意票。
當然,討論也要到某一階段才能表決,可是從最後表決的情況來看,疲勞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因為,大家在心理上和身體上都非常疲勞,差不多處於一種無所謂的心理狀態。
審問嫌疑犯時的心理戰術
“要是讓嫌疑犯睡得足、吃得飽,還有煙抽,那麼再想套出他的口供就比登天還難了。”這是一位老警察的經驗之談。尤其是慣犯,幾乎把牢獄當成自己的家了,如此待遇怎能令他招供。對這種人必須嚴禁吸煙,同時長時間地逼問口供,這時對方煙癮大發,又遭受“疲勞轟炸”似的輪番審問,已處於近乎崩潰的精神狀態,然後才故意請他吸一根煙。對方在這種極度疲勞後得到一點滿足的情況下,往往願意把什麼都講出來。
使人的肉體疲勞,然後才引起對方的心理動搖,最後再稍微推動一下,就會按我方的設計得出結果,極盡這種做法能讓對方的思考力產生180度的轉變,而且手法極漂亮。過去日本很盛行管理人員培訓,叫感受器訓練,即洗腦。把受訓的人集中起來,與外界完全隔絕,連續幾個星期讓他們不停地討論,睡很少的覺,身心受到極大考驗,最後學員都稱有脫胎換骨的感覺。
與人交涉到最後要做決定性結論時刻,最好選擇在對方身心疲勞的黃昏。
激將攻心術
【心理戰術】
明激與暗激,正激與負激;激而無形,激而有導。
激將法是有意識地利用反麵的語言手段,刺激對方的自尊心,使對方的言行朝著自己預期目標發展的一種心理戰術。
激將法之所以成為說服工作的“常規武器”,就是因為利用了人們心理補償的功能。個人因從事某項活動而受到挫折或因個人生理上、心理上的缺陷而達不到原定的目的,使自尊心受到自我壓抑,改以其他活動來彌補因挫折而喪失的自信、自尊和不安之感。補償功能是一種積極應付挫折的防禦方式。激將法是有目的地用反話刺激對方,使對方從自我壓抑中解脫出來,代之以上進心、榮譽感、奮發精神,從而達到新的心理平衡。
諸葛亮智激周瑜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最後以孫劉聯盟的勝利而告終,孫劉兩家如不聯合起來,就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
孫劉聯合,諸葛亮功不可沒。他單槍匹馬來到東吳,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終於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孫劉的第一次聯盟。他采用激將法說服周瑜,展示了不凡的外交才能。周瑜雖有抗曹之心,但卻看不起劉備的力量,故意在諸葛亮麵前擺出要投降的樣子,他的用意,是要挾諸葛亮,使諸葛亮有求於他。諸葛亮心裏明白,對待這樣的關鍵人物,正麵說理是不行的。
於是他故意用反話刺他,他先挖苦魯肅不識時務,認為“公謹主意欲降曹,甚為合理”。接著又獻出一條妙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士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隻需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這兩人是誰?乃是大喬和小喬。大喬是孫策之妻,小喬是周瑜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