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術
【心理戰術】
運用普遍認可的道理和邏輯力量進行說服的心理戰術。
辯說的力量來自不可戰勝的邏輯力量,辯說固然也講究辭采,但主要靠嚴密的邏輯來說服人;辯說固然離不開以情感人,但主要的要靠以理服人。既要有鮮明的論點,又要有充分而又必要的論據,有理有據,無懈可擊,才具有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就事論事,講不出道理;泛泛而談,說不透道理,是不可能使人口服心服的。
【經典案例】
孫明諫趙簡子
趙簡子的家臣尹鐸奉命去治理晉陽。尹鐸由晉陽來到晉國國都新絳,向趙簡子請示。簡子說:“去把那些營壘拆平。我將到晉陽去,如果去了看見這些營壘,這就像看見中行寅和範吉射率領軍隊將我困在晉陽一樣。”
尹鐸回到晉陽後,不但沒削平營壘,反倒把營壘增高了。簡子到了晉陽,望見軍營的高牆,生氣地說:“哼!尹鐸欺騙我!”於是住在郊外,要派人把尹鐸殺掉。
趙簡子的家臣孫明進諫說:“據我私下考慮,尹鐸是該獎賞的。尹鐸的意思本來是說:處於享樂之中就會恣意放縱,遇見憂患之事就會勵精圖治,這是人之常理。如今您見到營壘就會想到憂患,又何況群臣和百姓呢!有利於國家和君主的事,即使加倍獲罪,尹鐸也寧願去做。其實,順從命令以取得君主的高興,一般人都能做到,又何況尹鐸呢!希望您好好考慮一下。”簡子說:“如果沒有你這一番話,我幾乎犯了錯誤。”於是賞賜了尹鐸。
賈詡說張繡歸曹
官渡之戰時,袁紹派人見張繡,希望與張繡結盟,共擊曹操。
使者到了,張繡想要答應,這時,賈詡冒充張繡,坐在張繡的座位上對袁紹的使者說:“你回去告訴袁紹,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難道還能容納天下的國土嗎?”張繡大驚,偷偷地對賈詡說:“你怎麼能這樣做呢?”賈詡說:“不如歸順曹操。”張繡說:“袁紹強而曹操弱,我又與曹操有仇,歸順他能行嗎?”
賈詡說:“正因如此,所以更應該歸順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歸順他的第一個原因。袁紹勢強,我們以這點兵力歸順,肯定不會被他重視;曹操兵少,能得到我軍肯定非常高興,這是應該歸順他的第二個原因。曹操有王霸之誌,而有王霸之誌的人,肯定會釋私仇,以明德於天下,這是應該歸順他的第三個原因。希望將軍您別再猶豫了。”張繡聽了賈詡的分析,心悅誠服,便率眾歸順了曹操。果然如賈詡所言,張繡到後,曹操與他把手歡宴,並結成兒女親家,待之甚厚,後封破羌將軍,死諡定侯。
小貝利的抉擇
世界球王,被人們稱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運動員貝利,自幼酷愛足球運動,並顯示出超人的才華。
一次,小貝利參加了一場激烈的足球賽,休息時,他向小夥伴要了一支煙解乏。不巧,被父親看到了。
晚上,小貝利紅著臉,低下了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但是,父親並沒有這樣做,他語重心長地對貝利說:“孩子,你踢球有幾分天資,也許將來會有些出息。可惜,你現在在抽煙了,抽煙會損壞身體,使你在比賽時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作為父親,我有責任教育你向好的方麵努力,也有責任製止你的不良行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還是向壞的方麵滑去,主要還取決於你自己。因此,我要問問你,你是願意抽煙呢?還是願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呢?你懂事了,自己選擇吧!”說著,父親還從口袋裏掏出一遝鈔票,遞給貝利,並說道:“如果你不願意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這就作為你抽煙的錢吧!”說完父親走了出去。
小貝利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地回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他不由地哭出聲來。過了好一陣,他止住了哭,拿起桌上鈔票,還給了父親,對他說:“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當一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從此,貝利刻苦訓練,球藝飛速提高,15歲參加桑拖斯職業足球隊,16歲進入巴西國家隊,並為巴西隊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貝利已成為擁有眾多企業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煙。
引經據典術
【心理戰術】
利用人們信服經典名言的心理進行說服的戰術。
典故、名言、名句都是傳統文化的精粹,蘊蓄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有著以一當十的威力。說辯者引經據典如能恰到好處,自然能加重論辯的分量,贏得說理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