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說:“我有毛病,我好色。隻怕不能施行仁政。”

孟子回答說:“從前太王也好色,疼愛他的妃子。《詩》裏麵就曾說到他:‘古公亶父,清早驅馬,順著河岸,來到岐下,和他妻子,擇地安家。’在那個時代,沒有大齡女,也沒有單身漢。您如果愛色,而能夠與百姓同心,時時想到百姓也希望及時婚嫁,對於您施行仁政又有什麼不好呢?”

陳軫對秦王問

張儀向秦王讒毀陳軫說:“陳軫奔走於楚、秦兩國之間,現在楚沒有對秦進一步友好,對陳軫個人倒很不錯,這樣看來,陳軫是在為自己謀利,並不在為秦國做事。況且陳軫想離開秦國到楚國去,您為什麼不依從他呢?”

秦王對陳軫說:“我聽說你打算離開秦國到楚國去,是真的嗎?”陳軫說:“是的。”秦王說:“張儀的話果然可靠。”陳軫說:“不僅張儀知道這件事,路上的行人都知道這件事。從前孝己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讓他做自己的兒子;伍子胥忠於他的國君,天下的國君都希望讓他做自己的臣子。如果被賣的奴婢叫同巷子的人買走了,她一定是個好樣的奴婢;如果被休棄的婦女,叫同鄉裏的人娶走了,她一定是個好樣的婦女。如果我不忠於您,楚國又怎麼會讓我去做他的臣子呢?再說,我這樣為秦國盡忠還要被拋棄,我不到楚國又到哪裏去呢?”秦王被他說服了,就挽留他繼續為秦臣。

化解分歧

約瑟夫·艾利森是美國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的推銷代理。在他的推銷區裏有一家工廠需要發動機。然而,他的前任花了10年工夫也沒有向這家工廠推銷出一台發動機;艾利森連續3年登門拜訪,終於感動了這家工廠,使他們決定購買一些威斯汀豪斯的發動機。

3個星期以後,艾利森又去拜訪,期望獲得更多的訂貨。然而總工程師卻說:“艾利森,我不能再向你購買發動機了。”“為什麼?我們的發動機一向被證明性能良好。”艾利森自信地說。

“因為你們的發動機升溫太高,我都不能用手觸摸!”工程師說。

作為推銷員,艾利森知道爭辯不會有任何好結果。決定采用了“是的”戰術,即盡可能避免對方說出“不”。艾利森說道:“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如果這些發動機升溫太高,你當然就不應該買它們。全國電器製造商協會規定了標準熱度,你應當買運行溫度不超過這個標準的發動機,對不對?”

“是的。”工程師說了第一個“是”。“我記得,電器製造商協會規定的發動機溫度可以比室溫高72華氏度,是嗎?”艾利森以請教的口氣問。

“是。”工程師說,“但你們的發動機遠遠超過這一溫度。”對於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過火評論,艾利森沒有作任何爭辯,隻是輕描淡寫地問:“廠房溫度有多高?”“噢,”工程師說,“大約75華氏度吧。”“那麼,”艾利森進一步說,“如果廠房溫度是75華氏度,然後再加上72華氏度,總度數是147華氏度。如果你的手放在147華氏度的熱水水龍頭下,你的手不就會被燙傷了嗎?”

“是的,”工程師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是的,我想你是對的。”於是,又與艾利森訂了一筆價值約35萬美元的貨。

巧譬設喻術

【心理戰術】

譬喻,可謂說辯藝術之精華。譬喻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種心理手法。說理中,取喻明顯,把精辟的論述與摹形狀物的描繪糅合為一體,既能給人以心理上的啟迪,又能給人以心理上的愉悅感。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過:“比喻是天才的標誌。”的確,善於譬喻,是駕馭語言能力強的表現。說理時運用貼切、巧妙的譬喻,可以生動地表情達意,增強說理的魅力。

【典型案例】

蹊田奪牛

公元前598年(周定王九年),南國霸主楚莊王興兵討伐殺死陳靈公的夏征舒。楚師風馳雲卷,直逼陳都,不日即擒殺了夏征舒,隨即將陳國納入楚國版圖,改為楚縣。楚國的屬國聞楚王滅陳而歸,俱來朝賀,獨有剛出使齊國歸來的大夫申叔時對此不表態。楚王派人去批評他說:“夏征舒殺其君,我討其罪而戮之,難道伐陳錯了嗎?”